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鳝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鳝藤

【概况】:

异名 熊柳藤、铳子藤、老鼠藤、皱皮草(《福建民间草药》),羊母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花眉桃架、鼻朴子、厝箕藤(《闽东本草》),勾儿草(《福建中草药》)。

基源 为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多花勾儿茶的茎、叶。

原植物 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Wall.)Brongn.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紫罗花条载:“紫罗花生滇南,蔓生,叶涩如豆叶,子如枸杞,作毬,俗谓之蛇藤。”所述形态与本种的附图相似。又《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黄鳝藤条载:“黄鳝藤产宁都。长茎黑褐色;根纹斑驳,起粟,黑黄如鳝鱼形,故名。叶如薄荷,无锯齿而劲。

主治漂蛇毒。”所述形态与图与本种也相似。

以前学者将前定名为Berchemia giraldiana schneid,后者定名为Berchemia floribunda(Wall.)Brongn.现《中国植物志》.48(1)∶125.将两者合而为一,并认为Berchemia giraldiana Schneid是后者的异名。

如此《植物名实图考》中的紫罗花与黄鳝藤是否是同一种植物,需进一步考证。

余项参见“勾儿茶”条。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茎叶。

【药性】:

性味 ❶ 《陆川本草》:“寒凉。”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涩,温。”
❸ 《新华本草纲要》:“根:味微涩、苦,性微温。”
❹ 《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功效 祛风利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止痛,消积,通经。

主治 衄血,黄疸,风湿腰痛,经前腹痛,风毒流注,伤口红肿,疳积,脾胃虚弱,跌打损伤,呕吐。 ❶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枝条与羊肉掺水、酒炖服,治骨结核,腰椎结核。”
❷ 《陆川本草》:“治血热衄血,伤口红肿。”
❸ 《植物名实图考》:“治漂蛇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建民间草药》:“治湿热黄疸:熊柳藤(即黄鳝藤)30~60g,玉柏(金不换草)12~15g。水煎服。”

单方应用 《泉州本草》:“治风毒流注,恶疮寒热:熊柳藤全草(根、茎、叶合用)每次30~45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黄鳝藤,产宁都。长茎,黑褐色,根纹斑驳,起粟,黄黑如鳝鱼形,故名。叶如薄荷,无锯齿而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