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花倒水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花倒水莲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 黄花远志(《中国经济植物志》),木本远志,倒吊黄、观音串、白马胎(《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 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 原植物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P.aurcocauda Dunn),假黄花远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根粗壮,多分枝,淡黄色,味先甜后苦。枝密被长而平展的柔毛。 叶柄长9~14mm,被毛,叶片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7cm,宽4~6.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毛,羽状脉,侧脉8~9对,边缘处网结,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15cm,萼片5,不等大,外面3枚小,中间1枚盔状,其余2枚卵形,里面2枚较大,花瓣状,斜倒卵形;花瓣3枚,黄色,侧生花瓣长圆形,2/3以下与龙骨瓣合生,先端呈截形,龙骨瓣盔状,背部有具短柄的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2/3以下连合成鞘;子房压扁圆形,具缘毛,基部有环状花盘,花柱细,先端2浅裂。 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具半同心圆状凸起的棱,无翅;种子圆形,棕黑色或黑色,密被白色短毛。花期5~8月,果期8~10月。(图见《云南植物志》.第3卷.270页.图版75.图10~1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1650m的山谷溪边林下或林下阴湿处。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化学】: 参考“远志”条。 【药性】: 性味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平。” 功效 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 主治 虚弱虚肿,肝炎,腰腿酸痛,跌打损伤。 ❶ 《广西中草药》:“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磨水,搽。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江西《中草药学》:“治贫血:黄花大远志(即黄花倒水莲)、土党参、鸡血藤各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江西《中草药学》:“治急慢性肝炎:黄花大远志10~15g,或鲜叶60~150g。水煎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