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果核
中药名。 见《本草求原》。别名:黄皮核。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Loar.)Skeels的种子。夏、秋间采,鲜用或晒干。 干燥的种子呈扁平卵圆形,长11~14毫米,宽8~9毫米,厚3~4毫米,先端略尖而稍弯向一侧,基部圆钝,胚极小,无胚乳。产广东、广西等地。味辛微苦,性温,无毒。理气,散结,止痛,解毒。 治胃痛,疝气,疮疖。内服:煎汤,6~12克。 外用:捣敷。 ❶ 治胃痛腹部痉挛性疼痛:黄皮果核9~15克。 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❷ 治小儿头上疮疖:黄皮果核,水磨涂(《本草求原》)。 ❸ 治百虫咬伤:黄皮核,捣烂敷之(《岭南采药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