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
中药名。 出《本草经集注》。别名:香油,生油,清油。为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DC.的种子榨取之脂肪油。味甘,性凉。 《得配本草》:“入手阳明经。”润燥通便,解毒,生肌。治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本草纲目》:“解热毒,食毒,虫毒。”内服:生用或熬熟。外用,涂搽。脾虚便泄者忌服。 ❶ 治小儿初生,大小便不通,真香油30克,皮硝少许,同煎滚冷定,徐徐灌入口中,咽下即通(《蔺氏经验方》)。 ❷ 治白药、百虫、五金八石、砒霜、山岚瘴蛊及河豚诸毒:生胡麻油1碗,灌之,吐出毒物(《易简方》)。 ❸ 治漏胎难产,因血干涩:清油15克,好蜜30克,同煎数十沸,温服。 他药无益,以此助血为效(《便产须知》)。 ❹ 治痈疽发背,初作即服此,使毒气不内攻:麻油500克,煎20沸,和醇醋2碗,分5次,1日服尽(《仁斋直指方》)。 ❺ 治肿毒初起:麻油,煎葱黑色,趁热,通手旋涂自消(《百一选方》)。 ❻ 治急喉痹:生油1合,急灌之(《圣济总录》)。 ❼ 治梅花秃癣:清油1碗,以小竹子烧火,入内煎沸,沥猪胆汁1个,和匀,剃头擦之,2~3日愈,勿令日晒(《普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