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鹿角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鹿角胶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白胶,鹿胶。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 大多呈方片状,长宽各2~3厘米,厚约5毫米。 表面黑棕色,光滑,显红棕色半透明。一侧有黄白色多孔性的薄层,系冷却时浮面的泡沫干燥而成。质坚而脆,断面玻璃状,气无,味微甘。以切面整齐、平滑、棕黄色、半透明、无腥臭气者为佳。 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制法:熬制时间多在11月至翌年3月间。先将鹿角锯成小段,长10~15厘米。置水中浸漂,每日搅动并换水1~2次,漂至水清,取出,置锅中煎取胶液,反复煎至胶质尽出,角质酥融易碎时为止。 将煎出的胶液,过滤合并静置,滤取清胶液,用文火浓缩至稠膏状,倾入凝胶槽内,俟其自然冷凝,取出,分切为小块,阴干。每块重约4.5克。 剩余的灰白色骨渣即为鹿角霜。味甘咸,性温。 入肝、肾经。补血,益精。 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阴疽,男子阳萎、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神农本草经》:“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名医别录》:“疗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酸疼,多汗,淋露,折跌损伤。”《本草纲目》:“治劳嗽,尿精,尿血,疮疡肿毒。”内服,开水或黄酒溶化,6~12克,或入丸、散、膏剂。 阴虚阳亢者忌服。 ❷ 治虚劳尿精:鹿角胶90克。末之,以酒2升和,分温为3服,瘥止(《千金要方》)。 ❸ 治汤火疮:水煎鹿角胶令稀稠得所,待冷涂疮(《斗门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