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虱风
中药名。 见《分类草药性》。别名:野萝卜。 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20~120厘米。茎直立,表面有白色粗硬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生长于路旁,山沟,溪边、荒地等处。分布江苏等地。 6~8月开花时采收,晒干。 《分类草药性》:“有小毒。”“杀虫,解烟毒,消肿,消气,化瘀。”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煎水洗。 ❶ 治妇女气虚腹胀:鹤虱风,隔山撬,煎水服。 ❷ 治妇女干病:鹤虱风。童子鸡炖服。 ❸ 治湿热疮发痒:鹤虱风,马桑叶,千里光。 煎水洗(上3方出《四川中药志》)。根富含胡萝卜素,并含挥发油。 挥发油中主成分为蒎烯,柠檬烯、胡萝卜醇,胡萝卜次醇,细辛醚,细辛醛等。根中尚含胡萝卜酸。 叶含多量胡萝卜素,可作为制取胡萝卜素的原料;尚含胡萝卜碱、吡咯烷。 花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山柰酚-3-二葡萄糖甙,芹菜素葡萄糖甙。又含大量苹果酸。 胡萝卜碱及吡咯烷、无明显生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