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血
【概况】: 基源 为鸭科鸭属动物家鸭的血。 原动物 家鸭Anas domestica L. 余项参见“白鸭肉”条。 【生药】: 采集 杀鸭取血、鲜用。 【药性】: 性味 咸,寒。 ❶ 《纲目》:“咸,冷。” ❷ 《本草正》:“咸,微凉。” ❸ 《医林纂要》:“咸,寒。” 功效 补血,解毒,清热止痉。 主治 劳伤吐血,痢疾,中风。 ❶ 《别录》:“解诸毒。” ❷ 《食疗本草》:“解野葛毒。” ❸ 《纲目》:“热血,解中生金、生银、砒霜诸毒、射工毒。蚯蚓咬疮,涂之。” ❹ 《本草正》:“盐卤毒,宜服此解之。” ❺ 《本经逢原》:“能补血解毒,劳伤吐血,冲热酒调服。” ❻ 《医林纂要》:“解鱼虫百毒。” ❼ 《随息居饮食谱》:“解鸦片毒。” 用法用量 内服:热饮或冲酒饮。 外用:涂敷。 。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鸭血酒(《秘传内府经验女科》)治经来潮热,胃气不开,不思饮食:白鸭血,头上取之,酒调饮。 ❷ 鸭血汤(《金峨山房药录》)治吐血发热兼可补血解毒:鸭血煮汤服。 ❸ 酒蒸鸭血(《醒国录》)治贫血虚弱,劳伤吐血:鸭血(一只鸭)加清水,少许盐,隔水蒸熟,再和入好酒2~4ml,稍蒸片刻后服食。 每日1次,连服4~5次。 ❹ 《摘元方》:“治小儿白痢,似鱼冻者:白鸭杀取血,滚酒泡服。” ❺ 《动植物民间药》:“治中风:白鸭血,1日约200ml,早、晚食前1小时饮用。” ❻ 《贵州中草药名录》:“治中风,劳伤吐血,痢疾:白鸭血适量内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