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鸡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肉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基源 为雉科原鸡属动物家鸡的肉。 原鸡属全世界约4种,中国有1种。 原动物 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形态 鸡,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 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 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明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 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家鸡其品种繁多;形体大小及颜色不一。 。【化学】:每100g含水分74g,蛋白质23.3g,脂肪1.2g,灰分1.1g,Ca11mg,P190mg,Fe1.5mg,硫胺素0.03mg,核黄素0.09mg,尼克酸8mg[1],胆甾醇60~90mg[2]。 尚含维生素A(小鸡肉特别多)、C[3]及E2.5μg/g[4],3-甲基组胺酸(3-Methylhistidin)[5]。其中灰分含FeO0.013%, CaO0.015%,MgO0.061,K0.56%,Na0.128%,全磷酸0.58%,Cl0.06%,S0.29%[6]。 参考文献 [1] 食物成分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4 [2] 营养卫生学 1962:27 [3] ビタミン定量法.南江堂,1955:711 [4] ビタミン定量法,南江堂1955:677 [5] 日本化学总览 1964;38(5):843 [6] 食品化学(后编)·日刊工业新闻社,1930:359 。【药性】:性味 甘,温。 ❶ 《本经》:“丹雄鸡:甘,微温。” ” 归经 入脾、胃经。 ❶ 《本草求真》:“入肝。” 功效 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主治 虚劳羸瘦,中虚胃呆食少,泄泻,下痢,消渴,水肿,小便频数,崩漏,带下,产后乳少,病后虚弱。 ❶ 《本经》:“丹雄鸡: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补虚温中,止血,杀毒。黑雌鸡:主风寒湿痹,安胎。 ” 黄雌鸡:主伤中,消渴,小便数不尽,肠澼泄利,补益五脏,续绝伤,疗劳,益气力。乌雄鸡:主补中止痛。” ”“醋煮空腹食之,治久赤白痢。” ”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炖汁。 使用注意 凡实证、邪毒未清者不宜食。 ❶ 《医林纂要》:“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 方选和验方 ❶ 黄雌鸡臛索饼(《圣惠方》)治五噎饮食不下,胸膈妨塞,瘦弱无力:黄雌鸡1只(去毛、肠),炒作臛。 面250g,桂心末0.3g,赤茯苓(末)0.3g。上以桂心等末和面溲作索饼,于豉汁中煮,入臛食之。 ❷ 《乾坤生意》:“治反胃:反毛鸡1只,煮烂去骨,入人参、当归、食盐各15g,再同煮烂,食之至尽。” ❹ 《饮膳正要》:“治虚弱劳伤,心腹邪气:乌雄鸡1只(挦洗净,切作块子),陈皮3g(去白),良姜3g,胡椒6g,草果2个。以葱、醋、酱相和,入瓶内封口,令煮熟,空腹食。 ” 和鸡汁煎药减半,去渣入清酒600ml,烊阿胶60g,分作3服。 ” 单方应用 ❶ 《纲目》:“治肾虚耳聋:乌雄鸡1只,治净,以无灰酒600ml,煮熟,乘热食之,三五只效。” ” ” 食疗 ❶ 雄鸡酒(《普济方》)治新产妇,令大肥白:黑雄鸡(理如食法,和五味炒熟香)。 上即投400ml酒中,封口,经宿取饮。 将鸡按常法退毛去肠洗净,切成数块,再切入生姜,同枣放入大坛内,入酒封口,煮1日后,放凉水中出火毒。每次空心将鸡酒连姜、枣随意食之。 ❸ 《古林菜谱》:“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衰血虚等症:黄芪片20g,子母鸡1只,葱、生姜、食盐、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适量。将子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剁成3.3cm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内烫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装入汽锅内;加入姜、葱、食盐、味精、绍酒、花椒水等。将黄芪片洗净,也放入汽锅内,盖上盖,上笼蒸3小时取出,拣去葱、生姜、黄芪即成,佐餐食。” 先将干毛鸡(鲜毛鸡不蒸)用蒸气蒸15分钟,放凉,用适量白酒浸泡25天后,再将其余各药同置容器内,加剩余白酒密封,约45~55天,滤过即得,每次饮15~30ml,日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