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鲁利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鲁利亚 【生卒】:1901—1977 【介绍】: 苏联心理学家。 在喀山大学上学的时候,即开始搞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在这方面的杰出才能,他被邀请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同以科尔尼洛夫为首的一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改造旧心理学的年青学者一起,为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建设心理科学,和同当时以切尔班诺夫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心理学进行斗争而努力工作。他也是维果茨基的学生和亲密助手,从二十年代中期开始他们就密切合作。1928-1929年他与维果茨基在F.M.罗萨里莫神经病院进行了脑机制的研究,1931-1933年在哈尔科夫乌克兰精神神经病研究所附属医院继续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1936-1941年他在苏联医学科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失语症问题。1936年他结业于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并得到医生证书,同年他取得教育科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又取得医科学(神经病理学)博士学位。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是苏联医学科学院莫斯科神经学研究所分所——康复医院的科学领导人,主要研究脑外伤引起的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恢复问题,特别研究了脑额叶在心理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从1945年起,他作为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在那里进行了不间断的心理学教学工作,并与他的同事们一道,在苏联教育科学院儿童缺陷研究所开展了关于言语对不同年龄的正常儿童和异常儿童的随意运动和调节作用的研究。 晚年则主要是对以前的工作进行总结。 在他所有的研究工作中,都贯穿了他的普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新领域——神经心理学。 鲁利亚早期的工作是与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一道共同创立了心理的“文化历史发展论”。这一理论反对当时那种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研究之外的思想,主张心理学必须研究意识,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认为高级心理机能,如言语思维、逻辑记忆、随意注意等,是随著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他在研究这个理论并以实验验证它的基本原理方面起了极为巨大的作用。他在这方面的第一部著作是同维果茨基合写的《行为历史的研究》。1931年二人合写的《工具与符号》一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总结。 1930-1931年,鲁利亚对中亚细亚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居民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证明,这些心理特点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与活动条件造成的,而不是预先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不是某个“落后”民族所固有的东西。生活改变,教育普及,文化水平提高,该民族的心理机能也随之而发展。 他的这些研究具体验证了“文化历史发展论”的基本原理,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