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昌馆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昌馆课 明朝承袭元朝的习俗,把畏兀儿人看成是高昌国人,所以,把回鹘文说成是高昌文字。明朝初期,河西走廊、青海北部、天山南北都通行回鹘文,常有贡使和卫所章奏往来,政府在鸿胪寺下特设“高昌馆”这一机构,专管培养回鹘文翻译人才和充当通事(翻译)。《高昌馆课》为高昌馆官吏所编辑的回鹘文与汉文对照的公文集,共收文书89件,大约成书于成化至嘉靖年间(公元1465-1566年),原是作为范本供高昌馆学生学习,供刚做通事的吏员参考的。由于其中收录了今甘肃、青海、新疆东部的明朝卫所——曲先卫、阿端卫、安定卫、哈密卫等撒里畏兀儿和畏兀儿首领的公文、吐鲁番以西,直至哈烈的各国和各地面的进贡表章,不但对研究回鹘语和回鹘文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是研究中国西北民族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