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平抗捐斗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平抗捐斗争 《辛丑条约》签订后,山西省为了筹措教案赔款,采取了绅富捐和地亩捐两种办法,由士绅和富家大户交纳的为绅富捐,由农民交纳的为地亩捐,由各县根据实际情况查照办理。 1901年11月,署高平县知县高凌霄因本县所办绅富捐为数不多,便邀传各村绅士、社首到县府商议办法,经议定,将绅富捐摊派各里由农民负担,上里摊派350千,中里摊派250千,下里摊派150千。农民在地亩捐之外,又要负担绅富应摊的捐税,无法承受,怨声四起。 前广灵县训导郭世基、代书李冬梅、铁匠牛文炳等人决定趁机聚集各里农民入城抗官,要求“永免各捐”,并由郭、李二人分别缮写传单告白,由牛文炳转赴各乡张贴传抄,约期聚集。11月30日,各里农民1000余人在县城东关下庙河聚齐,由牛文炳率领入城,要求知县高凌霄出示免捐告示。 农民并将关押在县府监狱的义和团首领贾黑旦等6人放出,还捣毁了传教士曾经居住过的县城书院。知县高凌霄害怕激成事变,被迫答应出示免捐告示,并给牛文炳“永免各捐印谕”多张分送各乡,群众始退出县城。山西巡抚岑春煊接到高平县的禀报后,立即派候补知州陈继良带马队一营前往高平,将郭世基、李冬梅、牛文炳三人逮捕,就地正法,枭首示众。同时岑春煊还下令追回免捐印谕,由民众赔补书院损失,取消分摊在农民头上的绅富捐,并以“措置失当”罪名将署高平知县高凌霄革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