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竽 战国至汉代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的吹奏乐器。 宋代失传。在古代是主要旋律乐器,也常作其他乐器的“定音器”。屈原在《九歌》中写有“陈竽瑟兮浩倡”的诗句,《战国策·齐策》称齐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但竽的形制,近古以来未见有实物。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竽,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竽的面貌:竹木结构,由竽斗、竽嘴(以上木制)和22根14厘米至78厘米长短不一的竽管(竹制)组成,竽管插入竽斗内。此件为明器,但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件实用器(已破残),已见“点簧”(调整簧片发音音调的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乐器簧片实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