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尔斯华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尔斯华绥 【生卒】:1867—1933 【介绍】: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出生于富贵家庭。父亲是伦敦著名的律师。曾就读于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后来学习法律。 前后两年周游世界各地,曾在去远东的一次旅行中与康拉德相识并结为密友,受康拉德影响而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高尔斯华绥深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莫泊桑和托尔斯泰的影响,于1897至1901年学习写作技巧并写了两本短篇小说集和两部小说。他的第三部小说《岛国的法利赛人》(1904)是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 1906年创作的《有产业的人》,是他描写“福赛特世家”9部长篇系列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成为公认的杰作。同年开始剧本创作,写下了《银匣》。高尔斯华绥以他的“福赛特世家”的两个三部曲蜚声国际文坛。第一个三部曲为《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出租》(1921),包括两个抒情插曲《残夏》(1918)和《觉醒》(1920);第二个三部曲为“现代喜剧”,包括《白猿》(1924)、《银匙》(1926)和《天鹅之歌》(1928),外加两个短篇《沉默的追求》(1927)和《过客》(1927)。 这一系列作品叙述了发生在两种人之间的没完没了的争吵,一种人以物质财富为衡量一切事物的依据,另一种人则认为有些财富虽是无形的却有其价值,不一定为人们所拥有。富丽堂皇井然有序的福赛特家族并逃脱不了异教徒和情欲的侵袭。 其非凡的创作才能还充分体现在他另外七部非福赛特家世的小说和十几部剧作、短篇小说及小品文中。其中最优秀之作是《兄弟会》(1909),小说探讨善良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与孤苦的穷人生活之间的关系,追求一个更完美的社会。 他的3个最优秀的剧作是《斗争》(1909)、《正义》(1910)和《忠诚》(1922)。 这些作品描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和事。高尔斯华绥的艺术信仰反映在他创作的《一位小说家的寓言》(1909)中,故事讲述一位老巡夜员帮助来往过路人的故事。由于他的灯笼照到了一些丑恶的场面,有人便告他有犯罪企图,老巡夜员在辩护词中指出,他的灯笼既揭示了世间善良的一面,也揭示世间丑恶的一面,这反映了事物的真实的客观存在。他认为艺术家的重要性就在于他们是真理的发现者,认为“精神世界”这个词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他的创作特点,通过对人们所熟悉的具体的常人常事的描写揭示出人的精神世界并引导读者对这一世界继续进行探索。1918年他拒绝被封为爵士。 虽然他于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论界对他的作品似缺少热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