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识庐山真面目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喻认不清事物或人的真相或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宋苏轼作诗称人在庐山,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后因此用指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宋苏轼《苏文忠公诗集》二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的南面。相传在西周武王时,有一个名叫匡俗的高人,在山上结庐而居。他住的几间茅屋,就被称为匡庐。周武王曾多次派人来请他出去做官,但都遭到拒绝。后来,人们便把匡俗隐居的这座山称作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比喻不认识事物的真相。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述宾〕 比喻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或本质。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