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识时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识时务 指不认识时代的潮流和当前形势。语出《后汉书·张霸传》:“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东汉安帝时,外戚邓骘(zhì)执掌朝政,显贵已极。他听说刚升任侍中的张霸是个颇有名望的文人,便想同张霸结交。张霸因顾虑而不作答复,于是当时的人嘲笑张霸不认识时代的潮流和当前的形势。 另外,在《三国志·魏志·崔瑛传》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是当时最大的名士、清议派的领袖之一。他的晚年,正是曹操掌权的时候。他对曹操的许多行事看不惯,常常出来干预或加以冷嘲热讽。曹操北征乌桓,平定边镇之乱,他写信嘲笑;曹操禁酒尚俭,他又写文章加以反对和嘲讽。他事事反对曹操,当时有人说他“不识时务”。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到许昌,受封大将军及丞相,执掌中央政权,完成了当时北方的统一。曹操刚刚掌握中央政权,孔融不满于曹操想篡位,又加以反对。到了208年,曹操终于借故把孔融满门抄斩了。 “不识时务”后来演化为讥笑他人傻气,不了解现状,不知适时进退,不适应当时形势。参见“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识时务 【出处】: 《后汉书·张霸传》:“时邓骘当朝贵盛, 闻霸名行, 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故事】: 东汉时, 有个人名叫张霸,字伯饶。他为人正直, 勤奋好学,通晓《春秋》, 博览五经, 在当时很有才名。许多名士都慕名来与张霸交往。汉和帝永元年间, 张霸在担任会稽太守时, 皇后的哥哥虎赉中郎将邓骘羡慕他的声名, 想与他结交朋友。但张霸犹豫不决, 不给答复。大家都笑他不识时务。一 【意思】: 认不清当时形势。时务: 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有时亦指不知趣。 【古例】:《三国志·魏·崔琰传》:“有所不堪者, 鲁国孔融”注引张璠《汉记》: “是时天下草创, 曹 (操) 袁(绍) 之权未分,(孔) 融所建明,不识时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孔明曰: ‘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识时务耳,’”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那阿寄又不达时务,遇着徐言弟兄行事有不到处, 便苦口规谏。”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不合时宜;不识时务 【不合时宜】bù hé shí yí 不适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合:适合,顺应。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时尚。)〈例〉在大力反封建的形势下,你还死抱着家长制作风不放,太不合时宜了。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 认不清当前的形势和时代潮流。(时务:当前的大事和形势。)〈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谁搞闭关自守,就是不识时务。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与时势不合拍的意思;都用作贬义;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不合时宜”着重指与时代潮流不合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适用范围较宽。“不识时务”着重指看不清当前的形势;只用于人,适用范围较窄。此外,“不识时务”还有不知趣的意思。例如:别人给你脸色看,你还赖在这里,真是不识时务。此意义不与“不合时宜”构成同义。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不识时务 时务: 当时的形势。① 认不清当前的形势和潮流。顾笑言等《李宗仁归来》三:“司徒雷登显得很激动…… 气急败坏地说:‘蒋介石也太~了。作为一个绅士,我简直为他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感到羞惭。’”② 指不知趣,令人讨厌。王蒙《惶惑》:“他没有听完这位黑不溜秋的女人的话,这种~已经超出了常识常规,他几乎想把她推开。” 〔出处〕《后汉书·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近义〕① 不合时宜 不识大体 〔反义〕① 通权达变 〔俗语〕宾馆门口卖草鞋——不识时务失火处说好看——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bùshí-shíwù指不认识时代的潮流和当前形势。语出《后汉书·张霸传》:“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bùshí-shíwù认不清当前形势或时代潮流。 宾馆门口卖草鞋——不识时务宾馆都是比较高档的地方,出入人员都看不上草鞋。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寒冬腊月送扇子——不识时务指不了解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潮流。也指人不知趣,惹人嫌。 腊月里借扇子——不识时务腊月天很冷,根本不用扇子。指认不清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也指人不知趣,惹人厌。 六月天借扇子——不识时务六月天正是用扇子的时候,不宜向人借。责骂人做事不看清客观情势。 十二月送蒲扇——不识时务蒲扇: 用蒲葵(一种大叶常绿乔木)叶做成的扇子。指认不清当前的形势和潮流。也指不知趣,令人讨厌。 烂了的番茄满街送——不识时务番茄,即西红柿。喻不明事理,不顾客观情况,采取了错误的行动。 腊月里借扇子——不识时务冬天用不着扇子。喻不明事理,不顾客观情况,采取了错误的行动。 十二月送蒲扇——不识时务十二月不是用扇子的时候。喻不明事理,不顾客观情况。 三伏天借扇子——不识时务指做事看不清客观情势,或不识时机。 失火处说好看——不识时务见“三伏天借扇子——不识时务”。 讨饭找马骑——不识时务见“三伏天借扇子——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同)不识时变 冬天卖凉粉不识时务 暑天借扇子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原指认不清时代潮流或当前的形势;后多形容不懂人情世故。东汉和帝时,张霸曾任会稽太守,由于政绩突出,他很快便被朝廷提拔,而且官职连续升迁四次,最后官至侍中。张霸名气日盛,人们对他十分仰慕。当时,皇后的哥哥虎贲中郎将邓骘手中握有实权,许多人都千方百计依附巴结他。邓骘听说张霸很有名气便想与他结交,而张霸素来不愿与权贵交往,于是避而不见。朝廷内外许多人都讥笑张霸太不识时务了。(见《后汉书·张霸传》) 不识时务;审时度势○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不了解当前的情势或潮流:他顽固不化,越老越~|不想你们~,自取其辱。 ●审时度势shěn shí duó shì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大丈夫~,相机而行|若不能~,鲜有不败者|得靠前线指挥官~,做出决断|他缺少~的机变。 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时代的潮流。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客观形势和潮流。 ☚ 不识时变 反裘负薪 ☛ 不了解 不了解不察 不悟 另见:不认识 不清楚 不懂 不知 ☚ 不认识 不知 ☛ 不识时务不认识当前形势和时局发展趋向。晋代陈寿《三国志·崔琰传》: “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不識時務bù shí shí wù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形势。《琉球百病》:“学医者,可不识时务哉?” 不识时务不知时务;不达时务bù shí shí wùbe ignorant of the present state of affairs (/of the trend); have no proper understanding (/appraisal/estimation) of how things stand; know nothing of the affairs of the day; not know the shape of events;not understand the actual conditions; show ignorance(/no understanding) of the times: unable to see how the land lies 不识时务fail to appreciate the realities of the times; not sensible to the changing realities;lack proper judgment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时务:当时的形势。不懂得当时社会的形势。not to know the shape of events, be insensible, show no understanding of the times, have no proper understanding, out of the swim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解义】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懂得适应时代潮流或当时的形势。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潮流。《后汉书·张霸传》:“时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时务:当时的大事和形势。认不清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后汉书·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qūn)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释义】没有认识到当代的形势和社会潮流。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时务: 当时的形势。 不识时变bù shí shí biàn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时务:当时的大事和形势。不了解当前的形势和时代潮流。也指不知趣。 不识时务bùshí-shíwù时务:眼前形势。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解释 识:懂得、了解。时务:当时的形势。指不了解当前的情势或潮流。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❶ 指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时代潮流。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也说“不达时务”、“不知时务”。比喻认不清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也指不识趣,即不知进退,惹人厌。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解义】 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懂得适应时代潮流或当时的形势。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时务: 当时的重大事务,引申为情形、局势。不看当前的局面、情势,不适宜做的偏做了,适宜做的却不做。鲁迅《〈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他们笑他本非英雄,却以英雄自命,~,终于赢得颠连困苦。” 不识时务bu shi shi wu识:认识,懂得。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不能认清形势或潮流。常指不懂事而言。 不合时宜 不识时务bù hé shí yí;bù shí shí wù时宜:当时的社会形势或风气;时务:客观形势。指所做的事情不合乎当前的客观形势或风气。《张治中回忆录》第三章:“如果不然的话,还是保持‘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的那一套,那就叫做~,那就要贻误大计、贻误人民。” 1YR3【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不认识当前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也作“不达时务”。 不识时务bùshí-shíwù〔述宾〕 不能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时代的潮流。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柯之’们也太不知趣,太~了,时代列车已经驶入90年代,还在重奏‘前朝曲’,理所当然被时代所摒弃!”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即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时代潮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