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
根茎类药材。 (1)释名:唐·陈藏器曰:“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注:即唐玄宗)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2)功能:性温。 ❶ 补肾。治肾虚腰痛、脚弱、耳鸣、牙痛、久泻等症。 ❷ 疗伤。治跌仆闪挫,损伤筋骨。 ❸ 酒浸外搽可治秃发。(3)用法:水煎服10~20克,外用适量。 〔毛姜 猴姜 申姜〕 处方名。即骨碎补。 该药材扁长条形,有分歧,似干瘪之生姜,故以“姜”名之;表面密生毛状鳞片,故名“毛姜”;根茎分岐向上下伸展,如猿猴跃舞状,加之鳞毛细长,棕褐,颇似猴毛,故得“猴姜”之名;猴是十二属相之一,属“申”,故又称“申姜”,也有称“猴申姜”者。本品入药,须用砂烫法使其形体膨胀,再刮去表面鳞毛,故虽曰“毛姜”而药房中商品多无鳞毛。 现知刮下的鳞毛有止血作用,可外敷治创伤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