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赫 【生卒】:1833—1916 【介绍】: 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1838年2月18日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图腊斯,1916年2月19日死于德国的慕尼黑附近。1860年在维也纳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 1864年在格拉茨大学任数学教授,1867——1895年任布拉格大学物理学教授,1895——1916年任维也纳大学物理学教授。他对哲学的认识论和心理学影响深远的著作有三部:一是1886年发表的《感觉的分析-感觉的分析和物理的东西对心理的东西的关系》;二是1896年出版的《通俗科学讲演录》;三是1906年出版的《认识与谬误-心理学研究论文集》。 马赫把物体看作是“感觉的复合”,并认为感觉在一种联系上可以是物理的要素;在另一种联系上又可以是心理要素。因而,他的哲学观点正象列宁所批判的那样,是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 在心理学上,马赫发现了一些具体的科学事实,对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868年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由于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的变化相符合,因而存在著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这种效应称作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他的这一发现推动了对明度和光强间关系的心理物理测量。他自己又从这一发现出发,提出了有关视网膜神经元相互作用的理论,这一理论为发现侧抑制现象,即发现相近的神经元之间有相互抑制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此外,1875年他在《转动知觉学说》的论文中,用实验证明了三个半规管在身体旋转知觉中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