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盖棺论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盖棺论定gàiguān-lùndìng

盖棺: 人死后装殓入棺。论定: 作出结论。谓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有到生命终了才能作出结论。语出《明史·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刘大夏,英宗年间进士,担任地方官后以政绩卓著而闻名。1493年,山东段的黄河大堤决口,他被授予监察官前去治服了水患。由此明孝宗对他的才能很赏识,先后提拔他为左副都御史和右都御史,让他筹办军粮,出使两广督办军务,在朝野留下执法如山的赞誉,明孝宗破格将他晋升为兵部尚书兼任最高监察官。自此,他献身国事,同朝中权臣和奸佞之辈进行斗争,因此,得罪了大宦官刘瑾。孝宗死后,武宗即位,刘瑾专权,借机将大夏下狱,准备处死。由于朝中监察官和司法官员的奋力抗争,才改为充军边关。后来刘瑾被诛,大夏官复原位。但饱经忧患的大夏,却甘愿脱去乌纱,回乡耕田,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他的一个门生听说他回到乡里,特地去看望他,面对恩师简陋的农舍,清贫的生活,禁不住热泪盈眶,感慨万端。而大夏却泰然地对他说:“人一生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才能公正论断,只要一日不死,就要提防他人的责难,谨慎地履行人生的责任。”
现在“盖棺论定”用来比喻人生一世的功过是非,后人自有定论。

盖棺论定ɡàiɡuān-lùndìng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死后才能做出定论。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成〉指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到了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对待一些政治人物,应该是盖棺定论。

入了殓写祭文

盖棺论定


死后谈功过

盖棺论定

盖棺论定

盖棺论定(盖棺事定)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只有到他的生命终结时才能做出结论。盖棺:人死后放入棺材中,把棺材盖子盖起来。

☚ 半途而废   后果前因 ☛
评定

评定

论 骘(评骘;品骘) 打(~分)第 判正 端较 品裁
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衡短论长
评定工作成绩:评工
 评定功绩:评功(~摆好)
 评定功劳大小:论功 讲功
 评定功劳等次:第功
评定分数:评分
 考卷评分:评卷
评定模范:评模
对人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评定:论定
人的是非功过要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盖棺论定 盖棺定论 盖棺定谥 定论盖棺 论定盖棺 阖棺定谥
衡量评定其价值:评价
评定罪责:第罪
考试评定:考评
审阅评定:审定
商讨评定:较量
衡量评定:铨定
 通过比较,评定高低:评比
鉴别,评定:鉴衡 品定 条品
鉴察评定:鉴评
收受贿赂而妄加评定:卖评 卖平(通过审核、衡量来决定:评定)

另见:商量 比较 衡量 评判 评论 评价 决定

☚ 评定   评定等级次第 ☛

结论

结论

判词 判案
作出结论:下结论
 做出带规律性的结论:总结
得出结论:归结
 表示经过衡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不如莫如 还是
对同一事物,由于主观认识上的不同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越凫楚乙
作出最后结论:盖棺论定 盖棺定论 盖棺定谥 定论盖棺 论定盖棺 阖棺定谥
(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结论)

另见:确定 正确 结果2

☚ 认为   推断 ☛
盖棺论定

盖棺论定

意为一个人死了对他的评价也就最后决定了。

☚ 名垂青史   掩骨不埋名 ☛

盖棺论定

比喻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只有到死才能做出结论。宋代王十朋《王忠文化集·张阁学挽词二首》: “盖棺公论定,盛德合丰碑。”清代张廷玉等《明史·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a man’s merits or demerits can be finally judged only after his death;call no man great (/happy) before he is dead; final judgment can be passed on a person only when the lid is laid on his coffin; only when a person is dead can he be finally (/rightly) judged and assessed
❍ 对一个人不要急于作结论,要~才行。Don’t pass any jud gement on a man in a hurry,for a man’s merits or demerits can be rightly judged only after his death.
❍ ~,这个人一生不曾做过一件对人有益的事情,他活着只是为了自己。(巴金《谈憩园》) Final judgment can be passed on a person only when the lid is laid on his coffin. All his life this man never did a single thing which was of value to people,for he only lived for himself.

盖棺论定gai guan lun ding

no final verdict can be pronounced on a person until after his death

盖棺论定ɡài ɡuān lùn dìnɡ

比喻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死后才能作出结论。final judgement can be passed on a person only when the lid is laid on his coffin, call no man happy till be dies, Don’t curse a day before sunset. A man’s character is correctly criticized after his death.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解义】盖棺:盖上棺材盖,指人死了。论定:下结论。人的好坏得失,要在死后才能做出结论。有时也指对人、对事的不可改变的结论。
【用法】人死之后,判断其得失功过的用语。
【例句】~,他是个功过参半的人。
【近义】盖棺事定

盖棺论定

《辞源》源云:宋·李曾伯《可斋续稿后·十〈挽史鲁公〉诗》:“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清·赵翼《瓯北诗钞·七言律·六客有谈故相事者漫记》:“盖棺论定无翻案,当轴权移有转轮。”也作“盖棺定论”。明·张煌言《张苍水集·三·〈甲辰九月狱中感怀〉诗》:“莫道古人多玉碎,盖棺定论未嫌迟。”
按,此语之源,诸本迭有所见。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云:语本晋·刘毅说的:“丈夫儿踪迹不可寻常,使混群小中,盖棺事方定矣”。内蒙古版《汉语常用成语手册》云:唐·杜甫《君不见简苏徯》诗:“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江苏版《成语词典》云:语本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按,此语之源当是:《三国志·魏志·邓艾传》:“以平蜀之行,绍封其孙,使阖棺定谥,死无余恨。”谥,君王诸侯等死后,依生前所为,而给的封号。“盖棺论定”一语,先见:《明史·列传七十·刘大夏》:“又言:‘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与“盖棺事定”同。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所以古人说, 日久见人心。又道盖棺论始定。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盖棺论定ɡài ɡuān lùn dìnɡ

盖棺:盖上棺盖,借指人死去。论定:作出结论。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在他死后才能做出结论。也泛指事情完毕以后再下结论。
【例】~,这个人一生不曾做过一件对人有益的事情。(巴金《谈〈憩园〉》)

盖棺论定ɡài ɡuān lùn dìnɡ

【释义】人的好处,要到死后方可作出全面的结论。形容断定某一个人的好坏。
盖棺:? ??? ??.
??? ????(功过是非)? ?? ?? ????.
??(死后) ??? ????.
【例句】对金九先生的一生盖棺论定的话,可以用“爱国”二字概括。
?? ??? ??? ??? ???‘??’?? ? ??? ???? ? ??.

盖棺论定ɡài ɡuān lùn dìnɡ

盖棺:装殓入棺并盖上棺盖,指人死之后。论定:定下结论。谓人死之后,一生的功过是非才能作出定论。巴金《谈〈憩园〉》:“~,这个人一生不曾做过一件对人有益的事情,他活着只是为了自己。”
〔出处〕《晋书·刘毅传》:“大夫盖棺事方定。”
〔变式〕盖棺定论
〔俗语〕死后谈功过——盖棺论定

是非功过到死后作出结论盖棺论定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盖棺:盖上棺材盖。论定:定下结论。
举例 莫讲辰年到卯年,便一直到他盖棺论定,也休想把他那烟袋锅儿挖一挖。(《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盖棺:盖上棺盖。论定:做出结论。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在他死后才能做出结论。也泛指事情完毕以后再下结论。
〔例〕你不要胡乱下结论,现在~还为时尚早 。
【提示】多作谓语。

盖棺论定gàiguān-lùndìng

盖上棺材盖子才能对死者作出结论。指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有到生命终了才能作出正确评价。

盖棺论定ɡài ɡuān lùn dìnɡ

【旧义】 旧指一个人在生命终结时,他一生的功过是非才能最后做出结论。
【新义】 近来多借以泛指某种行为或某件事情在结束之后所下的结论。
【例】
❶ 任何人都有权对一部文艺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没有人有资格以一己之见为其盖棺论定。(北京青年报2003.5.28《金庸论〈射雕〉之我见: 没有人能“盖棺论定”》)

❷ 随着周正毅案的盖棺论定,各债权银行的追讨欠债行动开始有了结果。最早得手的是上海农信社。(21世纪经济报道2004.7.27《周正毅案盖棺论定 上海农信社追讨6.56亿贷款》)

❸ 天价医疗费案盖棺论定 院长党委书记撤职(法制晚报2006.4.30标题)

❹ 纳思达侵权案已盖棺论定(市场报2007.12.28标题)

❺ 历史上唯一一位奥运会和世锦赛双冠王,博尔特已经超越所有前辈,他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短跑运动员,毫无争议盖棺论定。(网易体育2009.8.21《历史最伟大盖棺定论 博尔特双料双冠王无人可及》)

❻ 社科院考古所公布西高穴大墓考察分析报告: 初步认定是“曹操” 盖棺论定尚早(中国青年报2010.1.15标题)

❼ 亚美尼亚大屠杀: 难以盖棺论定的种族灭绝(凤凰网2010.3.5标题)

❽ 宁德“8·24”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盖棺论定” 寿宁三位“局座”受处分(海峡导报2011.4.9标题)

❾ 张纪中认为,不能说20年前的版本不好,也不能给翻拍作品一个差评,任何一方都不能盖棺论定,只能说观众的审美眼光在变。(东方早报2012.2.2《再无当年看蹦床版筋斗云的兴奋——张纪中版〈西游记〉特效很炫 但观众仍然怀念86版》)
也作“盖棺定论”。
【例】
❶ 最终为虎照盖棺定论的不是网友发布的《老虎卧瀑图》年画照片,也不是某网站公布的民间机构的鉴定报告,而是由陕西省监察机关责成公安机关经过2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从根本上推翻了周正龙拍摄活体野生华南虎真实性的基础。(人民日报2008.6.30)

❷ 任何一种奖励措施的最后落脚点都应当是激发人的潜能,而不是对人的盖棺定论。(光明日报2009.2.17)

❸ 国内法律界人士认为,本次裁定是对“娃哈哈”商标所有权问题的“盖棺定论”。(中国证券报2009.6.18)

❹ 当“80后”们逐渐远离青春年少,似乎该是为他们盖棺定论、做些总结的时候了。(新华每日电讯2010.7.16)

❺ 戴安娜死因: 终于可以盖棺定论了(外滩画报2008.4.22标题)

❻ 汪松告诉《北京科技报》,其实,神农架是否存在野人这场争论,学术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盖棺定论。(北京青年报2010.10.25《野人骗局大揭秘 学术界十多年前就已经盖棺定论》)

❼ “曹魏高陵”发掘主持人潘伟斌公布了判定曹操墓的九大证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指出,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提出一个阶段性认识是可以的,但离盖棺定论这个结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新闻网2010.1.14《曹操高陵公布九大证据 社科院称盖棺定论尚早》)
【辨说】 “盖棺论定”和“盖棺定论”这对旧成语,近来出现了许多语用泛化的新用例,“盖棺”的实际内涵在这些用例中已趋淡化,词义的重点完全偏移至“论定”或“定论”上,从而扩大了“盖棺论定”的适用范围。这种新用法是符合词语由个别到一般的扩大引申的基本规律的。
【结构分析】 动词性连动结构。

盖棺论定ɡài ɡuān lùn dìnɡ

❶ 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有到他生命结束后才能做出结论。
❷ 泛指事情结束后再下定论。
❸ 有时也可指人死之后。也作“论定盖棺”、“盖棺定论”、“盖棺定谥”。

盖棺论定ɡài ɡuān lùn dìnɡ

也说“盖棺定论”。指人死后,对他生前的是非功过作出定论。有时也指对人、对事不可改变的结论。
入了殓写祭文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解义】 盖棺:盖上棺材盖,指人死了。论定:下结论。人的好坏得失,要在死后才能做出结论。有时也指对人、对事的不可改变的结论。
【用法】 人死之后,判断其得失功过的用语。
【例句】 ~,他是个功过参半的人。
【近义】 盖棺事定

盖棺论定ɡài ɡuān lùn dìnɡ

盖棺: 人死后装入棺材盖上盖子,这里是指人死。论: 结论,评价。定: 确定,不再改变。人死后才能对他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定论。巴金《谈〈憩园〉》:“~,这个人一生不曾做过一件对人有益的事情,他活着只是为了自己。”

盖棺论定gai guan lun ding

盖棺:盖上棺材,指人的生命终止。只有到人死后,才能对他一生的是非功过作出定论。有时也指人死后,由别人对他的是非功过作结论。
【也作】盖棺定论
【近】盖棺事已

4MYB【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有时也指对人、对事的不可改变的结论。盖棺:盖上棺材盖,指人死后。论定:下结论(对一生的评价)。

盖棺论定gàiguān-lùndìng

〔其他〕 指人死后,对他一生的全面评价。《晋书·刘毅传》:“刘毅曰:‘丈夫盖棺事方定。’”《儿女英雄传》37回:“莫讲辰年到卯年,便一直到他~,也休想把他那烟袋锅儿挖一挖。”
△ 褒义。用于描写功过。
【近义】盖棺事定。
也作“盖棺定论”、“盖棺论始定”、“盖棺论事”。

盖棺论定;入土为安

盖棺论定;入土为安gài guān lùn dìng;rù tǔ wéi ān

【上】盖棺:盖上棺材盖。论定:对人一生的评价下结论。指对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到死后方能做出结论。
◆又作“盖棺定论”。茹志鹃《在果树园里》:“在过去说来,她这个小命运已是被盖棺论定了,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要重新估计。”
【下】入土:下葬。安:平安,稳定。谓人死了埋入土里(旧时土葬),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才觉心安。明·冯惟敏《耍孩子·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
【综】一个人死了,装殓下葬,生者才能对其一生作出最后结论,死者也才能真正安逸。
【例】人在得势时最容易迷失自己,因此要记住“盖棺论定,入土为安”这句话,要知道古今中外多少独裁者、野心家,活着时不可一世,死了后却遭到天下人唾骂,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 浮生若寄;人生如梦   恒河一沙;沧海一粟 ☛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指人死了以后才能对他的功过是非作出评价,下定结论。也作“盖棺事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