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尔库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尔库塞

【生卒】:1898—1979年

【介绍】:

美国著名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于柏林,青年时期曾参加过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并担任柏林-莱茵根道夫士兵委员会委员。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害后,因不满社会民主党的行为而退出该党,去柏林和夫赖堡读书。在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和存在主义创始人海德格尔指导下学习哲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柏林当了6年书商。30年代初,经胡塞尔等人推荐,被霍克海默吸收参加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因法西斯迫害,不久随该所迁居美国。1940年美国宣布参加反法西斯战争,马尔库塞就到美国战略服务处工作。

1950年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迁回西德时,他继续留居美国,在一些大学里从事哲学教学和学术研究。1970年退休。

1979年应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邀请赴西德访问讲学,同年7月29日病逝于慕尼黑附近的施塔恩贝克。

马尔库塞强调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主义之间的联系,抹煞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他从理性主义出发,抨击了实证主义屈从于事实而忽视理论作用的观点,认为辩证法与客观实在相对立,否定了辩证规律的客观性。在他看来,马克思只是预言了资本主义的崩溃,而没有谈到工人阶级意识的提高问题,必须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加以“补充”。

他以此为论据,反对资本主义对人的精神控制,提倡所谓“性解放”。他认为,随著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自动化,人们日益满足于物质享受而丧失了革命的批判精神,工人阶级已经被资本主义所“同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已成了“没有反对派”的“单向度社会”。

人类要获得解放,就必须以他的理论为指导,依靠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左派”,从改变生活和文化入手,进行“意识革命”。他宣称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已经“过时”了。

马尔库塞区别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成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支持60年代末欧美出现的新左派运动,因而一度被新左派奉为“精神领袖”。他把这次新左派运动看作对自己理论的验证,事后对这次运动的经验教训作了总结,对自己某些观点有所校正,但他的基本理论没有改变。

马尔库塞一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理性和革命》(1941)、《爱欲与文明》(1955)、《苏联的马克思主义》(1958)、《单面的人》(1964)、《反革命和起义》(1972)等。在这些著作中,他阐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