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文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文治原肇东师范学校校长王文治冤案得昭雪 黑龙江日报1978年7月27日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云南临安府知府等职。后以属吏事免归。能诗、文。其诗学唐,求雄肆于蕴蓄。为文初尚华丽,晚趋平淡。又通音律,善戏曲。家居数十年,蓄戏班,亲教歌僮度曲习艺。乾隆南游杭州,曾应大吏聘作新戏九出: 《三农得澍》、《龙井茶歌》、《祥徵冰茧》、《海宇歌恩》、《灯燃法界》、《葛岭丹炉》、《山醖延龄》、《瑞献天台》、《瀛波清宴》。亦能画,尤擅书法。其书源出董其昌,兼取张即之、李邕,以秀逸见长。尝至琉球,琉球人对其书法甚为珍重。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 赵翼 姚鼐 ☛ 王文治 王文治见“文学”类。 ☚ 闵贞 罗聘 ☛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应试入都,与诸名士唱和无虚日。曾随同翰林侍读全魁为册封事至琉球。二十四年举顺天乡试;次年中一甲第三人,授编修。二十八年大考第一,擢侍读,充国史馆纂修。出为云南临安知府。被劾罢归,主讲杭州敷文书院。既而薄游陕洛,所至都以名师尊礼之。工诗文书画,著有《梦楼诗集》。雅嗜声曲,为苏州叶堂参订《纳书楹曲谱》。乾隆帝第五次南巡时,曾作《浙江迎銮乐府》,今存。 ☚ 周淦 许宝善 ☛ 王文治 王文治1736—1802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属江苏)人。幼年意气豪放,少以诗称于丹徒。至京师则见称于京师。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文治应邀同往。入海舟覆,遇救得不死。乾隆二十五年,以一甲三名登进士第,授翰林编修,曾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与会试同考官,大考一等,擢为侍读学士,旋出为云南临安知府,以事免归。常往来于吴、越之间,专买伶童教之度曲习艺,行无远近必以戏班自随。每作乐后,客去伶散,则默然禅定。其书法秀逸,时以董其昌称之,与刘墉齐名,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语。其诗雄伟瑰丽,音节洪亮,其随使琉球所著《海天游草》、出守云南历经蜀、滇所写篇章多佳作,如《将往琉球留别诸同学》写诗人对海上冒险生活的向往,《木芙蓉》、《个旧厂》描写蜀、滇风光的奇险与美丽,皆写得富于气势。其七绝风华秀逸,如:“春帆一片大江西,铁瓮城头日欲低。此去长安若回首,江南何处不莺啼?”(《春帆留别词》)曾就杭州西湖景编新戏《龙井茶歌》、《祥征冰茧》等九出。其诗编为《梦楼诗集》二十四卷。《清史稿》卷五○四、《清史列传》卷七二皆有传。姚鼐为撰墓志铭。 ☚ 朱孝纯 桂馥 ☛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西湖长。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人。清文学家、书画家。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充会试同考官。擢侍读,旋出为云南临安知府,以事免归。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清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探花。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官至翰林院侍读,云南知府。工诗文、书画。少时曾渡海,至琉球,琉球人争传其墨。其书法秀逸天成,尝用淡墨为书,重风神,与刘墉专讲魄力者相对称。时人指刘为浓墨宰相,王为淡墨探花。清王昶称:“禹卿尤工书,楷法河南(褚遂良),行书效《兰亭》、《圣教》,入京师,士大夫多宝重之。”清钱泳称:“至太守则天资请妙,本学思翁,而稍沾笪江习气。中年得张樗寮真迹临模,逐入轻佻一路,而姿态自佳,如秋娘傅粉,骨格清纤,终不庄重耳。”著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等。 ☚ 梁同书 翁方纲 ☛ 王文治1730~1802Wang Wenzhicalligrapher,poet and literato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Menglou,meaning dream house. Works:Poetry Collection of Dream House,etc. 王文治1730—1802清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字禹卿, 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进士,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充会试同考官,擢侍读,出为云南临安知府,罢归。工书法,善行草,与刘墉、翁方纲、梁山舟并称四大家。诗亦自成风格,并精音律。有《梦楼诗集》等。 王文治(清·雍正八年——嘉慶七年 1730~1802)丹徒人。字禹卿,號夢樓,又號放下齋。乾隆二十五年 (1760) 探花,歷翰林院編修,進侍讀,出知雲南臨安府。坐事免官,不復出。往來吴越間,講于杭州、鎮江書院。文治少有 “國士”之譽,妙善詩文,盡變古今,自成一家,一時聲華與衰隨園相上下。特善書法,尤精帖學,得趙子昂、董其昌神髓,晚年益加古淡,著聞于世。與錢塘梁同書齊名,時有“梁王學士”之目。據傳,其使琉球 (古國名。即今琉球群島。清·光緒五年歸日本。) 之所書,島人視為鴻寳。《秋雨庵隨筆》之評頗含蓄,曰: “國朝書家,劉石庵相國專講魄力,王夢樓太守專取風神,時有 ‘濃墨宰相,淡墨探花’ 之目。” 向燊評云: “夢樓精于帖學,秀逸天成。晚年喜用挑法,又似張即之,亦為時所推重。”楊守敬有言:“夢樓書法,雖秀韵天成,或訾為女郎書。”此論或屬苛評。錢泳云: “中年得張樗寮 (張即之)真迹臨摹,遂入輕佻一路。而姿態自佳,如秋娘傅粉,骨格清纖,終不莊重耳。” 《霋岳樓筆談》 曰:“夢樓書非無骨,特傷于媚耳。”以上諸評近于確論。文治亦擅繪事,精通音律。晚年篤信佛教,日食蔬果,後趺坐一室中,卒世。著有 《快雨堂題跋》 八卷、《夢樓詩集》。 王文治·雙幅 (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