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宝 【概况】: 异名 鲊答(《纲目》)、马结石(《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马科动物马胃肠道中的结石。 原动物 马Equus cabalus orientalis Noack 历史 马宝之名本草未见。但《纲目》卷五十下兽部有“鲊答”一名,按其描述与现今所用之“马宝”类似。如李时珍曰:“鲊答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有肉囊裹之,多如升许,大如鸡子,小者如栗如棒,其状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层叠”。《现代实用中药》记鲜答为马宝之别名。《中国动物药》归属兽类药。 形态 马是一种大型家畜,身高,健壮。头、颈长,有额发和鬃毛,耳壳长大,直立能动。 四肢细长,第3趾特别发达,2、4趾只有残存的掌骨。尾很长,有栗、青、白等毛色。 生境与分布 由于人工长期驯养,其性温驯。喜食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茎叶。 中国广泛分布。 。【生药】:采集 四季均可采收,宰马时发现结石,取出洗净,晾干。 药材主产于河北、内蒙、新疆、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贵州和西藏牧区。 鉴别 性状 本品呈圆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6~20cm,重250~2500g,也有小如豆粒者;外表面粉白色、灰白色或蛋青色,光滑,有光泽,亦有凹凸不平者。 质坚硬。剖面灰白色而有层轮状涡纹。 以个大、质重、坚实、光滑、灰白色、剖之显重叠层次者为佳。 显微 粉末:味淡,嚼之可成细末。用50%稀甘油装片观察,可见碎草的纤维以及许多呈不规则形颗粒状或多面体形的晶体,多数相聚成不定形团块;有时短条状晶体呈交织状排列,无色,半透明。(图见《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手册》.37页A)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化学】:含磷酸镁、碳酸镁、碳酸钙等。 参考文献 中药志.第4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14 【药性】: 性味 甘、咸,凉。 ❶ 《纲目》:“甘、咸,平。” ” 归经 入心、肝二经。 功效 镇惊化痰,清热解毒。 主治 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昏迷,吐血衄血,恶疮肿毒。 ❶ 《纲目》:“治惊痫、毒疮。”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6~1.5g。 使用注意 《饮片新参》:“中寒痰湿者忌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吉林中草药》:“治小儿惊痫:马宝6g,牛黄1.5g。共研细末,每次0.3g,日服2次。2岁以下小儿酌减。” 单方应用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小儿癫痫,妇女癔病、惊厥:马宝0.3~0.6g(小儿酌减),研细末,1日2~3次,凉开水送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