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 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 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 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 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 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在绘画作品中描绘物象的入细与概括的关系方面,毛病往往不在于画得不够详细、细致,而在于不应该详细、细致的部分画得过于详细、细致。既然认识到了各个部分的细微形体结构,又何必都把它们画出来呢? 省略某些细部,概括地表现某些局部,并不是艺术处理的不细致、不完整。如果不能认识到画了那些细部、画到什么程度就应该适可而止,那才真正是艺术处理不细致、不完整。语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榻写》: “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俱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 (盛) ☚ 友孤山梅,伴东篱菊,微此君子,谁医世俗。 见短勿诋,返求其长; 见 工勿誉,反求其拙。 ☛ 0000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