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
中医术语。 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证,亦称风湿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病剧……。”治以祛风燥湿为主。 ❷ 病名。 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疼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又:“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又:“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❸ 病证名。泛指感受风湿而致的多种病症。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藏则瘖痖,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见痹、脚气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