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宫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宫词 宫词抒情诗之一种。主要描写皇家妃嫔幽怨生活及宫中日常琐事,多为七言绝句。唐王昌龄、王建等均有此类作品,其中王建直接以“宫词”为题,为后世作家所仿效。 ☚ 无题诗 玄言诗 ☛ 宫词 宫词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诗。“宫怨诗”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唐大历中,王建作《宫词》百首,始以“宫词”为题。历代以“宫词”为题的极多。汲古阁有《十家宫词》,收自唐王建至宋王珪十家所作。清张海鹏辑《宫词小纂》三卷,收明、清人所撰《宫词》九种。清吴骞《拜经楼诗话》云:“宫词始著于唐王仲初(王建的字),继之者不一而足,如三家、五家、十家之刻,昔人论之详矣。”说明“宫词”自唐王建以后,作者蜂起,形成十分繁荣的局面。其中寄托深远,讽谕尖锐的佳作不少,也有语涉猥亵、格调低下的作品。参见“宫怨诗”。 ☚ 宫怨诗 吊古诗 ☛ 宫词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 宫词不著录于隋唐《经籍》、唐宋《艺文志》,惟陈氏《书录解题》有 《三家宫词》三卷,唐陕州司马王建、蜀花蕊夫人、宋丞相王珪作也。又 《五家宫词》五卷,石晋宰相和凝、宋学士宋白中、大夫张公庠,直秘阁周彦质及王珪之子仲修五人, 诗各百首, 马氏《通考》取焉。 上元倪检讨公得《十家宫词》于肆中,益以《宣和御制》三卷、胡伟绝句一卷,盖犹是宋时雕本。……鄱阳洪伋称宫词古无有,至唐人始为之。不知《周南》十一篇,皆以写宫壶之情,即谓之宫词也,奚而不可? 然则 《鸡鸣》,齐之宫词也; 《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泉水》、《君子偕老》、《载驰》、《硕人》、《竹竿》、《河广》、邶、鄘、卫之宫词也; 下而秦之《寿人》、汉之《安世》、隋之《地厚天高》,皆房中之乐。凡此,其宫词所自始乎? 公尝言之矣: 花蕊, 春女之思也, 可以怨; 王建而下,词人之赋也,可以观; 至道君以天子自为之,风人之旨远矣。可谓善言诗者也。 《竹枝》始于刘梦得,《宫词》始于王仲初,后人仿为之者,总无能掩出其上也。“树头树底觅残红”,于百篇中宕开一首,尤非浅人所解。王涯诸作,佳者几可乱群。 宫词始著于唐王仲初,继之者不一而足,如三家、五家、十家之刻,昔人论之详矣。 宫词高唱无过王龙标。龙标后,仲初最擅名,然所长在于铺陈讽刺,稍失敦厚之意。自花蕊而降,大抵宗仲初派。 绝句之有宫体,大约皆文人忧忿,托之于女子,贵乎婉而善怨,凄断伤心,溢于楮墨之外。其用古事古器,用服饰、宫殿、乐器,当以类合。清庙之鼎钟,不可置于房闼; 帝后之冠服,不可施于婢妾,慎之慎之! 汉唐事类略相似,然不可杂用。 且如舞马登床, 此唐明皇事。 若上句用汉武娑宫, 下句不得言宫中舞马,以有此宫时无此戏也。又如同一宫殿,有听政、燕闲之不同,即不可混用,以宫嫔不得至外庭也。 宫怨诗须怨而不怒。此种诗往往有剑拔弩张气概,是怒矣,非怨也。如唐人之《西宫春怨》云:“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是不言怨而怨自深。诗可以怨,其在是乎? 宫词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薛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 诗词简介: 这首诗从望幸着笔,刻画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曲折委婉,风格独特。
宫词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宫词以宫女生活为题材,涉及怨情的专称“宫怨”。此诗不标“怨”,情景亦属客观描写,细味诗意却是很微婉的。 “玉楼天半”,几近九重,就不同寻常富贵人家。其上笙歌四起,也不是寻常的舞乐,而是“此曲只应天上有”,起首写出宫中华贵气象,次句进而写舞殿恩深,宫嫔笑语。这“笑语”、“笙歌”俱由“风送”传闻,大有“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之致。一“和”字写出那声音的悦耳,也写出玉楼中人的欢乐。这正是秋来月圆之夜,“月殿影开”,夜分一天长似一天,而宫中行乐焚膏继晷,难以尽欢。“水精帘卷”便见银河(秋河),回应“玉楼天半”,景致优美。这不全是一幅宫中行乐图么? 然而这诗中隐隐有一个人——“宫词”的主人公在。那天半笙歌、风中笑语、月影夜漏、帘外秋河都是她的闻见。她显然不在那中天玉楼而遥在别殿。无论她是失宠还是根本未曾承恩者,都不免有万千感触。而这,正是此诗欲说还休的,然而又并非无迹可求。特别是最后两句,“月殿影开”,反见望月者之孤单,“夜漏”不尽,又见长夜难捱。而所有的景物中,最有挑拨性的还是那帘外“秋河”。它使人想到那佳期难逢、人神阻隔的牛女的传说。“近秋河”与其说是写景,无宁是表情,故妙。这宫女长夜不眠,偶然卷帘,不意见此“秋河”,此时又“风送宫嫔笑语”,她该是何等难堪呢。 由于将主人公放到画外,从她的角度来观察描写,读者与之处于同步地位,一时便感不到她的存在。作者又用“风送笑语”、“闻夜漏”、“近秋河”等语作强烈暗示,使读者于不经意中与诗意猝然相逢,感受极深。是之谓含蓄。 宫词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其他 ←上一篇:春怨 下一篇:杂诗 → 诗词简介:这是一首宫怨诗,细致地写出了宫女幽怨、寂寞、凄清的生活和忧谗畏祸的心态。 首句以景入诗,“花时闭院门”,闭什么?无非关住春色、锁住春心,对此胜景如此封闭环境,怎能不能不令人产生“寂寂”之感,此处景物描写暗寄幽怨之春,也更衬出幽怨、哀苦。这还怕不够,又写出“美人相并”来衬托,同时也引也下文铺垫。 后二句为美人心态描写。三句紧承上文而来,既是两人便可谈话,而且是含情诉说宫中哀怨之情而并非隐秘。第四句斗转而至,欲言而又“不敢说”,吊人胃口而又令人同情。诗到此处戛然而止,留下大段空白,给人想象余地。 留空是本诗特色。诗人只用映衬手法层层描写,步步推进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怨旷的凄婉之情之后,悄然退出;不由让人联想,这里又是一个罗网密布的恐怖世界。再加上作者殊于别人“一女凄恻”的写法,使得这首诗相当巧妙、特别。
宫词王建 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 《宫词》百首作于元和末年,时王建为太府丞或太常丞;组诗内容广泛,为写实之作。王建与内官王守澄同宗,内情或得之于守澄。因材料真实,故经描写刻画,更觉细致生动。 诗写宫女出猎前的情况。射生宫女昨个儿还是红妆,言下意味今儿则换了武装(或释首句为在射生前夕宫女们就打扮得漂亮整齐,恐未妥),你看,她们领到发下的新弓,忍不住拉一拉,试试它的硬度;在翻身上马之前,接受皇上赏酒,当然拜谢,与往常不同的是,她们的行礼不是万福,而是跪拜,即象男儿上战场之前那样。 这幅画面可谓十分生动。而透过这幅画面,还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意蕴。好好的女儿家一旦入宫,到了“那见不得人的去处”(贾元春),也就丧失了人生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能被选中跟随皇帝出去打一次猎,即便是非常的匆忙而短促,那也是值得高兴的。能够象男儿那样装束和跪拜,也使她们感到新鲜和兴奋,在潜意识中她们多么懊丧自己当初未变男身。通过她们打猎前的表现和内心活动,反映了宫女们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就对宫女制度作了无言的控诉。可谓发王昌龄《宫词》所未发。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王建《宫词》并非全属纪实性质,《石洲诗话》说:“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颇中肯綮。这首诗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一首。 诗一开始就展开具体形象的画面:宫中,一个暮春的清晨,宫女排徊于桃树下,看看“树头”,花朵越来越稀;“树底”则满地“残红”。这景象使她们感到惆怅,于是一片一片拾掇起狼藉的花瓣,一边拾,一边怨,怨东风的薄情,叹桃花的薄命……。在古典诗歌中,伤春惜花,常与年华逝去,或受到摧残联系在一起的。如“洛阳女儿好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宫人的惜花恨风,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移情于物罢了,也隐含着对自身薄命的嗟伤。 诗上下联间有一个转折。从“觅残红”突然想到“桃花贪结子”,意境进了一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用桃花结子来暗示女子出嫁,此诗“桃花贪结子”一样具强烈的暗示性。桃花结子是自然的、合理的,然而宫女连开花结子的桃花都不如,写“桃花贪结子”,就深深暗示出宫女难言的人权丧失的痛苦。 到这里,读者会感到宫女惜花的心情渐渐消逝,代之以另一种情绪,这就是羡花、乃至妒花了。从惜花恨风到羡花妒花,是诗情的转折,也就是“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石洲诗话》)。这一顿挫,使诗情发生跳跃,意境为之深化。如果说仅仅是惜花恨风,读者还难以分辨宫女之怨与洛阳女儿之怨的不同;那么,这羡花妒花的情绪,就把二者完全区别开来,写出了人物感情的个性,赋与形象以深度与厚度了。同时,这一转折又合乎生活逻辑,过渡自然;桃花被五更风吹散、吹落,引起宫女们的怜惜和怨恨,她们把桃花比为自己,同有一种沦落之感;但桃花凋谢了会结出甘美的果实来,这又自然勾起宫女的羡艳、妒嫉了。但诗人的运笔不这样直截表达,却说是桃花因“贪”结子而自愿调谢,花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措词委婉,突出了桃花有结子的自由,也就是突出了宫女命运的大可怨恨。此诗就生动形象地通过宫女的思想活动的景物化,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不人道的现实。 王建《宫词》以白描见长,语言平易清新。此诗近于口语,并适当运用重叠修辞,念来朗朗上口,具有民歌风调。尤其因为在明快中见委曲。于流利中寓顿挫,便成为宫词中百里挑一的佳作。 宫词以描写帝王宫中琐事和宫女的抑郁愁怨为内容的诗歌。形式上以七言绝句为主。王昌龄即有此类作品。以“宫词”为题者首见于王建《宫词》一百首,历代多有仿作。明毛晋“汲古阁”刻有《十家宫词》,收王建至宋王珪等十家宫词;清张海鹏辑《宫词小纂》三卷,收明、清宫词九种。 宫词 宫词以描写帝王宫中琐事和宫女的抑郁愁怨为内容的诗歌。形式以七言绝句为主。唐·王昌龄即有此类作品。以“宫词”为题者首见于唐·王建《宫词》百首,历代多有仿作。明·毛晋“汲古阁”刻有《十家宫词》,收王建至宋·王珪等十家宫词; 清·张海鹏辑《宫词小篡》三卷,收明、清宫词九种。 ☚ 回文诗 帖子词 ☛ 各种诗 各种诗皇帝作的诗:宸藻 天章 ☚ 诗 各种用途的诗 ☛ 宫词 宫词唐朱庆余的七言绝句。一作《宫中词》,写宫人幽怨。原诗是: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花时而言 ‘寂寂’ ,而言 ‘闭院门’ ,可见宫门深锁,韶华虚度。境既凄清,情亦惆怅。故美人偶值,并立琼轩,彼此含情欲诉,而鹦鹉在前,复不敢言,极低徊吞吐之能事,诵之使人抑郁难堪,而仍以含蓄之笔出之,此王龙标之遗响也。”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三四句尤为深妙,为世所称。鹦鹉是托辞,当有所指,似有所讽。此诗避开了一般宫怨诗极端孤独的场景,而以“美人并立”之动人之境出之,而“不敢言”,委婉曲折地托出了怨情,点出了题旨,显示了诗人别出心裁构思之妙。 ☚ 鸡鸣曲 题青龙寺 ☛ 宫词 宫词唐朱庆余的七言绝句。一作《宫中词》,写宫人幽怨。原诗是: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花时而言 ‘寂寂’ ,而言 ‘闭院门’ ,可见宫门深锁,韶华虚度。境既凄清,情亦惆怅。故美人偶值,并立琼轩,彼此含情欲诉,而鹦鹉在前,复不敢言,极低徊吞吐之能事,诵之使人抑郁难堪,而仍以含蓄之笔出之,此王龙标之遗响也。”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三四句尤为深妙,为世所称。鹦鹉是托辞,当有所指,似有所讽。此诗避开了一般宫怨诗极端孤独的场景,而以“美人并立”之动人之境出之,而“不敢言”,委婉曲折地托出了怨情,点出了题旨,显示了诗人别出心裁构思之妙。 ☚ 鸡鸣曲 题青龙寺 ☛ 宫词 宫词宫词,指以宫廷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小诗,一般为绝句。它起源于唐朝 (参见 “唐宫词” 条),唐以后,写作宫词的人则历代绵绵不绝,至于清末、民国,宫词的数量也恒以河沙之数。宫词作者之中有文人墨客,也不乏帝王、后妃; 有本朝的当事者,也有前朝的遗老、遗少。而所写的题材也各不相同,有作者亲身经历、体验,有得自内侍、宫妃之口; 有转载之史传、秘岌,也有来自野史佚书的……题材来源不同,其成就与价值也各异。大致来说,一些宫词极力铺写皇宫华丽富贵的生活以及帝王们歌舞升平、享乐逸游的情状,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封建阶级的腐朽本质; 一些宫词描写宫妃们的失宠与怨悱,写出宫中生活的禁锢、寂寞凄凉,反映了封建宫廷的黑暗,对我们今天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尤其是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所受到的压迫,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一些宫词叙述了宫中的习俗、礼仪,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文化提供了形象、具体的材料; 而一些宫词所涉及到的宫廷的体制、管理等,弥补了史传记载之阙,其价值就更高了。要而言之,宫词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一种别具风格的文学样式,它以其独有的魅力流传至今,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参见以下 “辽金元宫词”、“明宫词”、“清宫词” 各条。) ☚ 上官体 唐宫词 ☛ 宫词宫詞gōng cí描写古代宫廷生活的诗体。《古今医案按选·卷一》:“仅读后贤书,不读仲景书,譬之五言七律,昆体宫词,不可以代三百之雅颂也。” 宫词诗题名。以帝王宫中日常事为题材,或写宫女抑郁愁怨,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人王建有《宫词》百首,此类作品唐朝较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