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宫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宫词

宫词

抒情诗之一种。主要描写皇家妃嫔幽怨生活及宫中日常琐事,多为七言绝句。唐王昌龄、王建等均有此类作品,其中王建直接以“宫词”为题,为后世作家所仿效。

☚ 无题诗   玄言诗 ☛
宫词

宫词

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诗。“宫怨诗”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唐大历中,王建作《宫词》百首,始以“宫词”为题。历代以“宫词”为题的极多。汲古阁有《十家宫词》,收自唐王建至宋王珪十家所作。清张海鹏辑《宫词小纂》三卷,收明、清人所撰《宫词》九种。清吴骞《拜经楼诗话》云:“宫词始著于唐王仲初(王建的字),继之者不一而足,如三家、五家、十家之刻,昔人论之详矣。”说明“宫词”自唐王建以后,作者蜂起,形成十分繁荣的局面。其中寄托深远,讽谕尖锐的佳作不少,也有语涉猥亵、格调低下的作品。参见“宫怨诗”。

☚ 宫怨诗   吊古诗 ☛

宫词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元好问 《新轩乐府引》)

宫词不著录于隋唐《经籍》、唐宋《艺文志》,惟陈氏《书录解题》有 《三家宫词》三卷,唐陕州司马王建、蜀花蕊夫人、宋丞相王珪作也。又 《五家宫词》五卷,石晋宰相和凝、宋学士宋白中、大夫张公庠,直秘阁周彦质及王珪之子仲修五人, 诗各百首, 马氏《通考》取焉。 上元倪检讨公得《十家宫词》于肆中,益以《宣和御制》三卷、胡伟绝句一卷,盖犹是宋时雕本。……鄱阳洪伋称宫词古无有,至唐人始为之。不知《周南》十一篇,皆以写宫壶之情,即谓之宫词也,奚而不可? 然则 《鸡鸣》,齐之宫词也; 《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泉水》、《君子偕老》、《载驰》、《硕人》、《竹竿》、《河广》、邶、鄘、卫之宫词也; 下而秦之《寿人》、汉之《安世》、隋之《地厚天高》,皆房中之乐。凡此,其宫词所自始乎? 公尝言之矣: 花蕊, 春女之思也, 可以怨; 王建而下,词人之赋也,可以观; 至道君以天子自为之,风人之旨远矣。可谓善言诗者也。(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六《十家宫词序》)

《竹枝》始于刘梦得,《宫词》始于王仲初,后人仿为之者,总无能掩出其上也。“树头树底觅残红”,于百篇中宕开一首,尤非浅人所解。王涯诸作,佳者几可乱群。(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宫词始著于唐王仲初,继之者不一而足,如三家、五家、十家之刻,昔人论之详矣。(吴骞《拜经楼诗话》)

宫词高唱无过王龙标。龙标后,仲初最擅名,然所长在于铺陈讽刺,稍失敦厚之意。自花蕊而降,大抵宗仲初派。(杨际昌 《国朝诗话》卷一)

绝句之有宫体,大约皆文人忧忿,托之于女子,贵乎婉而善怨,凄断伤心,溢于楮墨之外。其用古事古器,用服饰、宫殿、乐器,当以类合。清庙之鼎钟,不可置于房闼; 帝后之冠服,不可施于婢妾,慎之慎之! 汉唐事类略相似,然不可杂用。 且如舞马登床, 此唐明皇事。 若上句用汉武娑宫, 下句不得言宫中舞马,以有此宫时无此戏也。又如同一宫殿,有听政、燕闲之不同,即不可混用,以宫嫔不得至外庭也。(张谦宜 《斋诗谈》卷二)

宫怨诗须怨而不怒。此种诗往往有剑拔弩张气概,是怒矣,非怨也。如唐人之《西宫春怨》云:“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是不言怨而怨自深。诗可以怨,其在是乎? (毕希卓《芳菲菲堂诗话》卷二)


薛逢《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薛逢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宫词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薛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
诗词简介: 这首诗从望幸着笔,刻画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曲折委婉,风格独特。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 《 ɡōnɡ cí 》 
    《 宫 词 》 
    .[ tánɡ ]. xuē fénɡ.
    .[ 唐 ]. 薛 逢 .
    shí èr lóu zhōnɡ jìn xiǎo zhuānɡ , wànɡ xiān lóu shànɡ wànɡ jūn wánɡ 。 
    十 二 楼 中 尽 晓 妆 , 望 仙 楼 上 望 君 王 。 
    suǒ xián jīn shòu lián huán lěnɡ , shuǐ dī tónɡ lónɡ zhòu lòu chánɡ 。 
    锁 衔 金 兽 连 环 冷 , 水 滴 铜 龙 昼 漏 长 。 
    yún jì bà shū hái duì jìnɡ , luó yī yù huàn ɡènɡ tiān xiānɡ 。 
    云 髻 罢 梳 还 对 镜 , 罗 衣 欲 换 更 添 香 。 
    yáo kuī zhènɡ diàn lián kāi chù , páo kù ɡōnɡ rén sǎo yù chuánɡ 。 
    遥 窥 正 殿 帘 开 处 , 袍 袴 宫 人 扫 御 床 。 
  • 《宮詞》
    .[唐].薛逢.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
    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
    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
    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香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
    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 ①十二楼:相传黄帝时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这里泛指宫女住处。望仙楼:唐武宗时建有望仙楼,这里泛指宫女住处。

    ②锁衔:锁住。金兽:指兽形门环。冷:指铜环而言,也寓望幸者的心境。铜龙:龙纹铜壶,古时的计时器。漏长:铜壶不停地在滴着水。形容白天时间的漫长。

    ③罢梳:梳完。 ④遥窥:远远地偷看。正殿:指皇后寝宫。袍绔:短袍绣裤。
  •  作为唐代宫怨诗的名篇,此诗之妙,一在用笔细腻,描绘生动,正可谓 “漫立远视而望幸焉,情态毕出”(陆次云《唐诗善鸣集》);二在情思婉约, 哀而不伤,怨而不怒,非常契合中国古典诗学之“美刺”传统。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诗的首联点明人物身份和主旨:宫妃盼君王。“十二楼”语出《史记·封禅书》;望仙楼语出《旧唐书·武宗本记》。此处用来指宫妃住所。“候神”、“待仙”本为希望渺涉的事,在此处候君王也未必如意,已暗示宫妃望君而不得见的结局。明知如此还要望,可见情之痴切。

    颔联写宫妃居所环境及心情,衬托“盼”之急切。“金兽连环”本是冷质,再加上“锁”形容,又显示深宫紧闭,映衬出宫女心情的凄冷;“水滴铜龙”本为一样长,而“昼漏长”完全是心情所至,可见盼之切,心之热。一冷一热对比,再加上此联对仗工整,充分刻画出宫妃盼君王恩幸的急切心情。

     第三联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宫女盼恩幸的心态。梳妆完毕还要照镜,又要换衣又要熏香,都是要给君王留好印象,以便下次还来,足以看出宫女对孤寂的恐惧,侧面反映出对恩幸又怕又爱的复杂心理。

     尾联诗意发生转折,侧重描写宫妃的失望。既已有人扫御床了,皇帝该临幸正殿了;看到穿短袍绣裤的宫女,还有幸接近皇帝,心中产生妒意。宫妃失望而含妒,由妒而哀,心绪复杂。结尾句出人意料,又全在情理之中,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

     这首诗由望幸而起,步步烘托希望的热切,而以失望而结,回味无穷。
     
  • 此诗从宫人望幸 着笔,细致描摹出宫中嫔妃们 企望皇帝宠幸而不得的幽怨心 理。其刻画之生动形象,其情 思之委婉深致,在宫怨诗中别 具一格。
     
    首联以大开大阖之笔渲染 宫女清晨望幸的壮观景象,点 明此诗之主旨——“望君王”。 清晨晓露未散,十二楼的嫔妃 们已打扮梳妆,她们齐齐登上 望仙楼,翘首以盼君王的临幸。 一“尽”字,表明嫔妃动作的统 一,亦暗示后宫嫔妃之声势浩 大。一“望”字,将嫔妃们盼望 宠幸的焦虑心理呈现得淋漓尽 致。望仙楼本来是“望仙”之所 在,如今嫔妃们却在此期盼君王的宠幸,此处暗喻君王是能够改变嫔妃们 命运的神仙。
     
    颔联则以冷宫环境之幽冷,烘托出失宠嫔妃凄冷孤寂的忧郁心情。 兽形的门环紧锁宫门,嫔妃们幽居深宫,孤独无人为伴,内心的凄怆伤感 难以言表。铜制的龙形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此处写深宫之景 致,如金兽连环、铜龙滴漏,看似无情之物,但用“冷”和“长”来界定,则无 情之物亦沾染上有情色彩。门环何来之冷?滴漏何来之长?不过是嫔妃 们因身处冷宫得不到君王临幸而产生的心理感觉罢了。
     
    颈联则从环境描写转换到嫔妃的动作神态。美丽的云髻梳理完毕, 但还要对镜仔细端详,生怕出现一丝的瑕疵。漂亮的衣裳早已换好,却还 是感觉不太满意而重换一件,换衣过后还要重添一些香料。从梳理到对 镜端详,从换衣到“更添香”,一系列动作似乎都在暗示这位嫔妃将有受到 君王的召幸,否则她为何如此大张旗鼓呢?
     
    尾联笔锋一转,在惊喜之时突奏悲音。“遥窥正殿帘开处”,喻示着有 人掀帘进来,令人浮想翩翩。“袍袴宫人扫御床”七字,则无疑是一盆冷水 迎面浇来,原来不过是短袍绣裤的宫女过来打扫御床了。一喜一悲之间, 一股近乎绝望的幽怨扑面而来,女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凄凉透彻心肺。
     
     
     
  • 宫词是描写宫廷的诗歌,中唐以后,这种诗歌十分盛行。这首诗也是写宫妃望幸而不得之情,但写得独具意味。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这里的 “十二楼” 和 “望仙楼”均为宫中宫妃的住处,并非实指,只是取其“候神”、“望仙”之意。这两句诗是说,宫妃们一大早就起来梳妆打扮,等候君王的到来。“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锁衔金兽”是说门环铸成兽形,下锁后,恰似兽含着锁一样。“水滴铜龙”,是指古代的计时器,其盛水器铸成龙形,水从龙口流出以计时。这两句写宫门深锁,日长难挨。通过对门锁,漏壶的描写,把环境的凄清和时间流逝的缓慢表现得十分生动。上句的“冷” 既写了金属门环的冰冷,也显示了深宫的冷清,映衬出了宫妃心情的凄冷。

     下句的 “长” 字,通过宫妃对漏壶的单调而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感受,显示了宫妃内心的孤寂与无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宫妃对君王的到来还抱有希望,不时地又一次坐在梳妆台前再一次梳梳发髻,也不时地换一次衣服,在换之前还用香熏一下,希望自己的打扮和衣着能引起皇上的注意。这是对宫妃们的心理和行为的生动的描绘。最后两句说出了整整一天的望幸的结果,“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是说她们一边在等待君王的驾临,一边有时偷窥一下皇上的行踪。当她们看到宫女们正在打扫正殿的御床的时候,她们知道皇上要下榻正殿,不会来了。她们又白等了一天。
     
     这首诗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十分细致人微。从一二句梳妆打扮和望幸的满 怀希望,到三四句的孤寂无聊,再到重新梳妆打扮,最后到明白自己望幸的无望,心理的转 换极其宛转而细腻。
     



历代诗词精品之《宫词》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宫词以宫女生活为题材,涉及怨情的专称“宫怨”。此诗不标“怨”,情景亦属客观描写,细味诗意却是很微婉的。
 “玉楼天半”,几近九重,就不同寻常富贵人家。其上笙歌四起,也不是寻常的舞乐,而是“此曲只应天上有”,起首写出宫中华贵气象,次句进而写舞殿恩深,宫嫔笑语。这“笑语”、“笙歌”俱由“风送”传闻,大有“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之致。一“和”字写出那声音的悦耳,也写出玉楼中人的欢乐。这正是秋来月圆之夜,“月殿影开”,夜分一天长似一天,而宫中行乐焚膏继晷,难以尽欢。“水精帘卷”便见银河(秋河),回应“玉楼天半”,景致优美。这不全是一幅宫中行乐图么?
 然而这诗中隐隐有一个人——“宫词”的主人公在。那天半笙歌、风中笑语、月影夜漏、帘外秋河都是她的闻见。她显然不在那中天玉楼而遥在别殿。无论她是失宠还是根本未曾承恩者,都不免有万千感触。而这,正是此诗欲说还休的,然而又并非无迹可求。特别是最后两句,“月殿影开”,反见望月者之孤单,“夜漏”不尽,又见长夜难捱。而所有的景物中,最有挑拨性的还是那帘外“秋河”。它使人想到那佳期难逢、人神阻隔的牛女的传说。“近秋河”与其说是写景,无宁是表情,故妙。这宫女长夜不眠,偶然卷帘,不意见此“秋河”,此时又“风送宫嫔笑语”,她该是何等难堪呢。
 由于将主人公放到画外,从她的角度来观察描写,读者与之处于同步地位,一时便感不到她的存在。作者又用“风送笑语”、“闻夜漏”、“近秋河”等语作强烈暗示,使读者于不经意中与诗意猝然相逢,感受极深。是之谓含蓄。

朱庆馀《宫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朱庆馀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宫词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其他
←上一篇:春怨 下一篇:杂诗 →
诗词简介:这是一首宫怨诗,细致地写出了宫女幽怨、寂寞、凄清的生活和忧谗畏祸的心态。

首句以景入诗,“花时闭院门”,闭什么?无非关住春色、锁住春心,对此胜景如此封闭环境,怎能不能不令人产生“寂寂”之感,此处景物描写暗寄幽怨之春,也更衬出幽怨、哀苦。这还怕不够,又写出“美人相并”来衬托,同时也引也下文铺垫。
 
后二句为美人心态描写。三句紧承上文而来,既是两人便可谈话,而且是含情诉说宫中哀怨之情而并非隐秘。第四句斗转而至,欲言而又“不敢说”,吊人胃口而又令人同情。诗到此处戛然而止,留下大段空白,给人想象余地。
 
留空是本诗特色。诗人只用映衬手法层层描写,步步推进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怨旷的凄婉之情之后,悄然退出;不由让人联想,这里又是一个罗网密布的恐怖世界。再加上作者殊于别人“一女凄恻”的写法,使得这首诗相当巧妙、特别。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宫词》
    .[唐].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 《 ɡōnɡ cí 》 
    《 宫 词 》 
    .[ tánɡ ]. zhū qìnɡ yú.
    .[ 唐 ]. 朱 庆 馀.
    jì jì huā shí bì yuàn mén , měi rén xiānɡ bìnɡ lì qiónɡ xuān 。 
    寂 寂 花 时 闭 院 门 , 美 人 相 并 立 琼 轩 。 
    hán qínɡ yù shuō ɡōnɡ zhōnɡ shì , yīnɡ wǔ qián tou bù ɡǎn yán 。 
    含 情 欲 说 宫 中 事 , 鹦 鹉 前 头 不 敢 言 。 
  • 《宮詞》
    .[唐].朱慶馀.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
    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
    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 ①琼轩:精美的长廊。轩,指长廊。 ②鹦鹉句:因怕鹦鹉学舌,所以不敢说话。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封建社会的皇帝为了个人的享乐,常选大量的美女入宫。许多入选的良 家少女,一入深宫即失去了人身自由,不能婚配,亦不能与家人相聚,在孤 独、寂寞与恐惧中消磨了青春和生命。所以宫女们的不幸命运,便成为有正 义感的诗人所关注的热点。唐诗有一批是反映这方面的作品,即所谓“宫怨 诗”。
     
     在众多的宫怨诗中,这首诗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出宫女们在平时生活 中,畏祸慎言的恐惧心态,大异于那些常见的悲年叹月、嫉宠恨谗的同类作 品。
     
    花时,本来是踏青游春的热闹季节。“花时”而“闭院门”,自非正 常;“花时”而“寂寞”,更不谐调。反差强烈,气氛凄清,一语点出宫女 们所生活的幽闭环境,暗示出这是一个虽春而无春的严酷地方。
     
    “美人相并立琼轩”。就在这寂寞的春光里,两位年轻漂亮的女主角同 时登场,相依相偎地并立在华丽的长廊中。诗人在此特意为两个同病相怜的 女伴安排了一个很好的互吐衷曲的场所与机会。她们此刻可以畅所欲言地倾 吐一下各自的心底话了。
     
     “含情欲说宫中事”,她们果然也有“欲说” 的要求。“宫中” 何 “事”?作者虽未点破,但从“含情欲说”的情态来看,可约略猜到这“宫 中事”可能与她们自身有关,不一定是说闲话解闷。
     
    现在有了“寂寞”无人的条件,有了“闭院门”的环境,有了 “相并 立”的机会,又有了“欲说”的要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四句该是 顺理成章地揭破这“宫中事”的谜底了。可是出人意料,“鹦鹉前头不敢 言”。费了很大周折,最终是个“不敢言”! 这“不敢言”的谜底虽难臆测, 但“不敢言”的原因却很分明,不是事关隐秘,羞于出口; 不是情属微妙, 难于言传;而是“鹦鹉前头”,有所畏忌。鹦鹉虽不能告密,但须防它会 学舌。透过这幅无声的画面,人们不仅看到了森严的宫禁对宫女的窒息,更 体会到了诗人对她们所倾注的人道主义的同情。
     
     诗的巧妙处就在于,用三句诗层层蓄势,只等人物开口,水到渠成。但关 键的一句,却异军突起,诗人以意外之笔改变了常规的思路,让人物之口戛 然止于欲说未说之际。“此时无声胜有声”,封建的淫威,宫女的惨境,都 在这不言之中揭示出来。这种欲擒故纵的结构方式,极尽含蓄吞吐之能事, 它的弦外之音,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回肠荡气、浮想联翩的艺术效应。
     



历代诗词精品之《宫词》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宫词

 

王建


 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

 
 《宫词》百首作于元和末年,时王建为太府丞或太常丞;组诗内容广泛,为写实之作。王建与内官王守澄同宗,内情或得之于守澄。因材料真实,故经描写刻画,更觉细致生动。
 诗写宫女出猎前的情况。射生宫女昨个儿还是红妆,言下意味今儿则换了武装(或释首句为在射生前夕宫女们就打扮得漂亮整齐,恐未妥),你看,她们领到发下的新弓,忍不住拉一拉,试试它的硬度;在翻身上马之前,接受皇上赏酒,当然拜谢,与往常不同的是,她们的行礼不是万福,而是跪拜,即象男儿上战场之前那样。
 这幅画面可谓十分生动。而透过这幅画面,还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意蕴。好好的女儿家一旦入宫,到了“那见不得人的去处”(贾元春),也就丧失了人生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能被选中跟随皇帝出去打一次猎,即便是非常的匆忙而短促,那也是值得高兴的。能够象男儿那样装束和跪拜,也使她们感到新鲜和兴奋,在潜意识中她们多么懊丧自己当初未变男身。通过她们打猎前的表现和内心活动,反映了宫女们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就对宫女制度作了无言的控诉。可谓发王昌龄《宫词》所未发。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王建《宫词》并非全属纪实性质,《石洲诗话》说:“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颇中肯綮。这首诗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一首。
 诗一开始就展开具体形象的画面:宫中,一个暮春的清晨,宫女排徊于桃树下,看看“树头”,花朵越来越稀;“树底”则满地“残红”。这景象使她们感到惆怅,于是一片一片拾掇起狼藉的花瓣,一边拾,一边怨,怨东风的薄情,叹桃花的薄命……。在古典诗歌中,伤春惜花,常与年华逝去,或受到摧残联系在一起的。如“洛阳女儿好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宫人的惜花恨风,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移情于物罢了,也隐含着对自身薄命的嗟伤。
 诗上下联间有一个转折。从“觅残红”突然想到“桃花贪结子”,意境进了一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用桃花结子来暗示女子出嫁,此诗“桃花贪结子”一样具强烈的暗示性。桃花结子是自然的、合理的,然而宫女连开花结子的桃花都不如,写“桃花贪结子”,就深深暗示出宫女难言的人权丧失的痛苦。
 到这里,读者会感到宫女惜花的心情渐渐消逝,代之以另一种情绪,这就是羡花、乃至妒花了。从惜花恨风到羡花妒花,是诗情的转折,也就是“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石洲诗话》)。这一顿挫,使诗情发生跳跃,意境为之深化。如果说仅仅是惜花恨风,读者还难以分辨宫女之怨与洛阳女儿之怨的不同;那么,这羡花妒花的情绪,就把二者完全区别开来,写出了人物感情的个性,赋与形象以深度与厚度了。同时,这一转折又合乎生活逻辑,过渡自然;桃花被五更风吹散、吹落,引起宫女们的怜惜和怨恨,她们把桃花比为自己,同有一种沦落之感;但桃花凋谢了会结出甘美的果实来,这又自然勾起宫女的羡艳、妒嫉了。但诗人的运笔不这样直截表达,却说是桃花因“贪”结子而自愿调谢,花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措词委婉,突出了桃花有结子的自由,也就是突出了宫女命运的大可怨恨。此诗就生动形象地通过宫女的思想活动的景物化,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不人道的现实。
 王建《宫词》以白描见长,语言平易清新。此诗近于口语,并适当运用重叠修辞,念来朗朗上口,具有民歌风调。尤其因为在明快中见委曲。于流利中寓顿挫,便成为宫词中百里挑一的佳作。

宫词

以描写帝王宫中琐事和宫女的抑郁愁怨为内容的诗歌。形式上以七言绝句为主。王昌龄即有此类作品。以“宫词”为题者首见于王建《宫词》一百首,历代多有仿作。明毛晋“汲古阁”刻有《十家宫词》,收王建至宋王珪等十家宫词;清张海鹏辑《宫词小纂》三卷,收明、清宫词九种。

宫词

宫词

以描写帝王宫中琐事和宫女的抑郁愁怨为内容的诗歌。形式以七言绝句为主。唐·王昌龄即有此类作品。以“宫词”为题者首见于唐·王建《宫词》百首,历代多有仿作。明·毛晋“汲古阁”刻有《十家宫词》,收王建至宋·王珪等十家宫词; 清·张海鹏辑《宫词小篡》三卷,收明、清宫词九种。

☚ 回文诗   帖子词 ☛
各种诗

各种诗

皇帝作的诗:宸藻 天章
皇帝作的诗歌:宸歌
高僧所写之诗:雁门偈
古体诗:古(古诗;~律;~风) 辞(木兰~)
篇幅较长的古体诗:长古
诗体名:律诗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格诗(半格诗)
旧体诗:律(五~;七~) 绝(绝句;绝诗;五~;七~) 截句
词曲调牌的名称:令(小~)
七言律诗:长句
诗的一种韵文形式:词(~律;~牌;雅~;宋~) 诗余
词的别名:琴趣
短调的词:令曲
合乐的诗歌:诗乐
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雅歌 疋歌
临时感触而作的诗:即景 即兴(即兴诗)
摘取前人诗句拼成的诗:集句
经过翻译的诗歌:译诗
隐含禅理的诗:诗禅
以宫庭生活为题的诗:宫词
抒发感慨的诗:感遇诗
反映一定历史现实的诗歌:诗史
长的诗篇:长诗 长韵 长语
篇幅较长的诗歌:长歌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史诗
用口语写的小诗:语体诗
短的诗词:小句
信口乱凑的诗:诌诗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诡诗
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歌:遗歌 遗唱 遗诗 遗篇
诗词气势奔放:怒猊抉石

☚ 诗   各种用途的诗 ☛
宫词

宫词

唐朱庆余的七言绝句。一作《宫中词》,写宫人幽怨。原诗是: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花时而言 ‘寂寂’ ,而言 ‘闭院门’ ,可见宫门深锁,韶华虚度。境既凄清,情亦惆怅。故美人偶值,并立琼轩,彼此含情欲诉,而鹦鹉在前,复不敢言,极低徊吞吐之能事,诵之使人抑郁难堪,而仍以含蓄之笔出之,此王龙标之遗响也。”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三四句尤为深妙,为世所称。鹦鹉是托辞,当有所指,似有所讽。此诗避开了一般宫怨诗极端孤独的场景,而以“美人并立”之动人之境出之,而“不敢言”,委婉曲折地托出了怨情,点出了题旨,显示了诗人别出心裁构思之妙。

☚ 鸡鸣曲   题青龙寺 ☛
宫词

宫词

唐朱庆余的七言绝句。一作《宫中词》,写宫人幽怨。原诗是: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花时而言 ‘寂寂’ ,而言 ‘闭院门’ ,可见宫门深锁,韶华虚度。境既凄清,情亦惆怅。故美人偶值,并立琼轩,彼此含情欲诉,而鹦鹉在前,复不敢言,极低徊吞吐之能事,诵之使人抑郁难堪,而仍以含蓄之笔出之,此王龙标之遗响也。”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三四句尤为深妙,为世所称。鹦鹉是托辞,当有所指,似有所讽。此诗避开了一般宫怨诗极端孤独的场景,而以“美人并立”之动人之境出之,而“不敢言”,委婉曲折地托出了怨情,点出了题旨,显示了诗人别出心裁构思之妙。

☚ 鸡鸣曲   题青龙寺 ☛
宫词

宫词

宫词,指以宫廷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小诗,一般为绝句。它起源于唐朝 (参见 “唐宫词” 条),唐以后,写作宫词的人则历代绵绵不绝,至于清末、民国,宫词的数量也恒以河沙之数。宫词作者之中有文人墨客,也不乏帝王、后妃; 有本朝的当事者,也有前朝的遗老、遗少。而所写的题材也各不相同,有作者亲身经历、体验,有得自内侍、宫妃之口; 有转载之史传、秘岌,也有来自野史佚书的……题材来源不同,其成就与价值也各异。大致来说,一些宫词极力铺写皇宫华丽富贵的生活以及帝王们歌舞升平、享乐逸游的情状,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封建阶级的腐朽本质; 一些宫词描写宫妃们的失宠与怨悱,写出宫中生活的禁锢、寂寞凄凉,反映了封建宫廷的黑暗,对我们今天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尤其是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所受到的压迫,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一些宫词叙述了宫中的习俗、礼仪,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文化提供了形象、具体的材料; 而一些宫词所涉及到的宫廷的体制、管理等,弥补了史传记载之阙,其价值就更高了。要而言之,宫词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一种别具风格的文学样式,它以其独有的魅力流传至今,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参见以下 “辽金元宫词”、“明宫词”、“清宫词” 各条。)

☚ 上官体   唐宫词 ☛

宫词宫詞gōng cí

描写古代宫廷生活的诗体。《古今医案按选·卷一》:“仅读后贤书,不读仲景书,譬之五言七律,昆体宫词,不可以代三百之雅颂也。”

宫词

诗题名。以帝王宫中日常事为题材,或写宫女抑郁愁怨,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人王建有《宫词》百首,此类作品唐朝较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