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靖难之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靖难之役 明朝初年明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明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藩王,各拥重兵,其中燕王朱棣势力最强。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惠帝朱允炆继位后,用齐泰、黄子澄策,实行“削藩”。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起兵于北平(今北京),以讨齐、黄为名,号称“靖难”。惠帝以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军伐燕,败绩,代之以李景隆,再败。次年都督盛庸,山东参政铁铉在济南击败燕兵。建文三年燕兵与朝廷军大战于河北、山东等地,燕兵屡胜。 次年六月燕兵攻破京师(今南京),宫中大火,惠帝不知所终(一说烧死于宫中,一说逃走),燕王入京,夺得皇位,是为明成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