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蔡中郎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蔡中郎集

蔡中郎集

诗文别集。东汉蔡邕作。邕曾官左中郎将,故名。原集久佚。现传本皆后人所辑。今有影印明正德间华坚活字本,十卷,附外传一卷;别有嘉靖间杨贤刻六卷本,万历间茅一相刻十一卷本,万历天启间汪士贤刻八卷本,明末张溥刻二卷本等。清杨以增《海源阁丛书》辑本较完善,凡十卷,又外纪一卷,卷末一卷。外集文多短缺不全,其中《独断》一卷,系记前代掌故,常为后世辞书收录。

☚ 枚叔集   孔北海集 ☛
蔡中郎集

蔡中郎集

诗文别集。一作《蔡中郎文集》、《蔡中郎伯喈文集》。东汉蔡邕撰。《后汉书》本传称:“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势、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这大概就是晋荀勗《中经新簿》、宋谢灵运《四部目录》中所载蔡集的情况。《隋书·经籍志》著录《蔡邕集》十二卷,并注:“梁有二十卷,录一卷。”梁本或为蔡集足本,但经过江陵之厄,此本已属稀见,故《隋志》仅著录残本十二卷,又唐吴兢《西斋书目》作十五卷。唯两《唐志》及《日本国见在书目》均著录为二十卷,似唐代仍有足本。唐末以来,偶存残本。《崇文总目》谓《蔡邕文集》五卷,郑樵《通志》谓《蔡邕外集》一卷,《宋史·艺文志》谓《蔡邕集》十卷。十卷本已经宋人增补重编,《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作十卷,前者说“今录止存九十篇,而铭墓居其半”,后者说“今本缺亡之外,才六十四篇”。考北宋仁宗天圣(1023—1032)初年欧阳静序本十卷六十四篇,又巾箱本十卷七十二篇并《外传》一卷,二者即后世祖本。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兰雪堂铜活字本、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徐子器刊本《蔡中郎文集》十卷、《外传》一卷,即欧序本而又增补六篇,凡六十九篇;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杨贤刊本复增补为九十二篇,编为《汉蔡中郎集》六卷。张燮《七十二家集》析六卷为十二卷,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又分为八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重加删补,合一百三十二篇为二卷,尚未赅备。清宣宗道光十年(1830),严可均校辑《蔡中郎集》十五卷,其中包括《独断》二卷。道光二十二年(1842),再补《月令章句》三卷,加《总目》一卷(卷一九),凡十九卷一百四十八篇。严辑有写本,未梓行,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二记其目录甚详。

☚ 张河间集   曹操集 ☛

蔡中郎集

 诗文别集。十卷。东汉蔡邕撰。初刊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
 蔡邕,字伯喈。生于汉阳嘉二年(133年),卒于汉初平三年(192年)。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灵帝时为议郎,因上书论朝政阙失获罪,流放朔方。遇赦后,为避宦官陷害,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被任为侍御史,官至左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董卓伏诛,邕被捕,死于狱中。邕博学多识,善辞章,精音律,通经史,工书画,著诗文作品一百余篇。原有集十二卷,已散佚,今传本皆为后人所辑。
 全书分十卷、外集四卷。正集十卷主要是辞赋和碑、诔、铭、赞、论;外集四卷除辞赋和散文杂著外,还有一些诗歌。蔡邕的散文和辞赋成就较高。其散文以碑志为多,讲究音律,字句典雅,多用偶句,但内容平淡,多是谀墓之作,其中《郭泰碑》内容较为切实,笔调朴素清丽,是其散文中较好的一篇。蔡邕的辞赋以《述行赋》最为有名。这篇赋写他从陈留到洛阳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既有借古哀今的慨叹,又有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其中“穷变巧于台榭,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等句,将贵族生活与平民生活作鲜明对比,写得悲凉凄婉,寄慨遥深。此赋篇帙短小,咏物抒情结合紧密,是汉末抒情小赋中值得重视的一篇。
 集中还有一些五言诗,如《翠鸟》一首,以鸟自比,反映了作者身遭迫害,幸脱罗网的心情。在形式上,这首诗已是比较成熟的文人五言诗。
 《隋书·经籍志》著录《蔡邕集》十二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卷,皆未传世。今传本皆为后人所辑。有影印明正德间华坚活字本十卷,嘉靖间杨贤刻六卷本,万历间茅一相刻十一卷本,明末张溥辑刻《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卷本等。清咸丰间杨以增辑《海源阁丛书》本十卷,外纪一卷,外集四卷,卷末一卷,是较为完备的本子。今又有《四部备要》本十卷,外集四卷。
蔡中郎集

蔡中郎集

别集名。东汉蔡邕(邕曾为左中郎将)作。是集最初编刊者不详。《隋书·经籍志》载有《后汉左中郎将蔡邕集》12卷,注曰:梁有20卷,录1卷,则知其集至隋已非完本。《旧唐书·艺文志》仍作20卷,当知官藏佚脱,而民间传本未亡,故复出。《宋书·艺文志》著录10卷,则又亡散不全。现存最早刊本为明正德间无锡华坚兰雪堂活字本,10卷,前有欧静序,当为翻刊宋传本。后屡有辑刊,如徐成庵、张溥之徒。至清咸丰间杨以增所刊蔡集,方始完备。其序云:“以增少业是集,心好之,而所见之本,或六卷,或八卷,或二卷,互有错忤,苦无善本对勘。曩岁庚戌,始购得黄尧圃、顾涧频合校明万历间陈留令徐成庵所刻,有宋天圣间欧识之叙之十卷本,又外纪一卷补十卷之遗。”参校它本,有所增益,编刊而成。全书共14卷外纪1卷。卷一至卷十收录蔡氏诸体文章,《外集》4卷,其卷三专收赋作,共17篇。又,外纪收有《述行赋》、《短人赋》两赋作及其它。杨刻蔡集,校勘甚精,堪称善本。

☚ 韵鹤轩杂著   榕村全集 ☛
蔡中郎集

蔡中郎集

6卷,汉蔡邕撰。该集见《四库全书》本。《隋志》载其集12卷,注曰梁有20卷,看来其集至隋已非完本矣。《旧唐志》仍作20卷。当有官书佚脱而民间传本未亡,故复出也。《宋志》著录仅10卷,则又经散亡非其旧本矣。此本为雍正中陈留所刊。其中卷四收赋9篇,如《述行赋》、《短人赋》、《琴赋》等。蔡邕的赋较多,明张溥编《蔡中郎集》收蔡赋14篇,清严可均编《全后汉文》收蔡赋17篇。其中《述行赋》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蔡邕辞赋创作成就。蔡邕的赋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特色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堪称为汉魏之际一位承前启后的赋家。
此书有明正德华氏活字版10卷本、明王乾章刊10卷本、明万历中刊本、汪士贤刊8卷本、张溥刊2卷本、明陈留刻6卷本、雍正刊本、咸丰四年杨河帅增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 边让集   祢衡集 ☛

蔡中郎集

诗文集。东汉蔡邕(132—192)撰,不分卷。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年少博学,喜辞章、数术,精通音律。灵帝时召拜为郎中,校书于东观,迁为议郎。后因上书论朝政,流放朔方。遇赦,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任为侍御史。卓被诛、王允当权,邕下狱死。此编为明张溥辑本,所录赋、疏、表、书、论、议、对问、设论、连珠、颂、赞、箴、铭、碑、灵表、诔、神诺、哀赞、祝辞、弔文、诗凡一百三十一篇。本传列后。赋或吟琴棋笔扇,或写婚姻爱情。《述行赋》最为著名,写陈留往洛阳途中所见,陈古刺今,抨击汉末腐朽政治,关心百姓疾苦,语极沉痛。其文清丽典雅,多用骈偶句。《陈太丘碑》和《郭有道林宗碑》悼念汉末名士,朴实自然,为表墓正宗。诗以《饮马长城窟行》成就最高,《文选》却题为乐府古辞,后人多持此说。《翠鸟》一诗,亦为汉末五言佳作。《篆势》、《隶势》论书法,如数家珍,音调铿锵。《释诲》继承设辞传统,忧生念乱,愤嫉直陈。有清光绪五年(1879)信述堂刻本。

蔡中郎集

《蔡中郎集》

2卷。《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 蔡中郎文集   蔡中郎集选 ☛

蔡中郎集

十卷。汉蔡邕 (133—192)撰。蔡邕字伯喈,陈留圉 (今河南开封)人。邕性至孝,三世同居。少博学,师事太传胡广。好辞章、数术及天文,喜好音律,又善鼓琴。闲居玩古,不交当世。建宁间,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因经籍文字纰漏甚多,熹平四年(175),与杨赐奏定六经文字,自书册镌碑立于太学门外。碑立,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每日千余辆。元和元年(178),因灾异上书得祸,髡钳徙远方。遇赦得还,亡命江海。后董卓专政,称疾不应征,迫之始至。至三日之间,周历三召。复拜左中郎将。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怒,收付廷尉,邕乞黥首刖足,续成汉史,不许。虽有士大夫多方相助,亦不能得救。遂死狱中。邕尝撰集汉事,补列传等数十篇,因李催之乱,湮没多不存。此书十卷,旧本作十五卷,存诗、赋、铭、碑六十四篇,又集外诗文若干篇。《隋志》载后汉左中郎将蔡邕集十二卷。注曰梁有二十卷,录一卷。则其集至隋已非完本。《旧唐志》乃仍作二十卷。当由官书佚脱,而民间传本未亡,故复出。《宋志》旧录仅十卷,则又经散亡,非其旧本。此本为雍正中陈留所刊。文与诗其得九十四首。证以张溥《百三家集》刻本,多寡增损,互有出入。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短赋多为咏物之作,以体物精细为特点。本集今存皆后人辑本,分卷亦各有不同。如明汪士贤《汉魏六朝名家集》本作八卷;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作二卷;明叶绍泰《增定汉魏六朝别解》本则不分卷;清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作十二卷。较好的辑本是清聊城杨氏《海源阁丛书》本,分作十卷,外集四卷,外记,一卷;《四部备要》本即据此本排印;《十万卷楼丛书》本题作《蔡中郎文集》,分为十卷,外传一卷;《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述录;明嘉靖二十七年 (1548) 杨贤刻本亦为六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