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蔡Cài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魏县、尚义,山东之平邑、淄博,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马关,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苗、鲜、藏、傣、彝、壮、羌、锡伯、布依、傈僳、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蔡cài占卜用的大龟。韩愈《秋雨联句》;筮命或冯蓍,卜晴将问蔡。 蔡cài❶古國名。建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春秋時,受楚的逼迫而多次遷移。公元前447年爲楚所滅。邊讓《章華臺賦》:“於是伍舉知夫陣,蔡之將生謀也。”《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巴俞宋蔡,淮南《干遮》。” 蔡 蔡蔡水。古水名。在今河南省境。故道多已堙,今惟残存淮阳以下入颍一段。 ☚ 诚款 耆帅 ☛ 蔡cài占卜用的大龟。韩愈《秋雨联句》:“筮命或冯蓍,卜晴将问蔡。” 蔡读音s·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桑葛切,入,曷韵。 上一条: 𢶍 下一条: 攃 蔡读音c·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士盖切,去,泰韵。 上一条: 䐆 下一条: "> ![]() ![]() 蔡cài姓。 蔡cài❶ 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名。 蔡蔡❶猶“衰” 也。《尚書大傳》:“秋伯之樂舞蔡俶。” 鄭玄注:“蔡,猶衰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大傳》:“秋伯之樂舞蔡俶。” 鄭玄注: “蔡,猶衰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總屬部 > 諸名 > 蔡 蔡 cài 雜亂之野草。《說文·艸部》:“蔡,艸丰也。”段玉裁注:“艸生之散亂也。”《楚辭·王褒〈九懷·尊嘉〉》:“水躍兮余旌,繼以兮微蔡。”王逸注:“續以草芥,入己船也……蔡,草也。”晋·左思《魏都賦》:“蔡莽螫刺,昆蟲毒噬。” 蔡cài〖名词〗 蔡cài❶ 野草。左思《魏都赋》:“~莽螫刺,昆虫毒噬。”(螫刺:扎,刺。) 蔡*B2CC 野草 野草蔡 荒草 山草 众草 空草 蒿莱 蒿艾 蒿藜 蒿棘 藜莠 野莽 野菼 ☚ 各种草 常见的草 ☛ 减少1 减少1减(减省;减损;减削;衰减) 亏 裒 贬(贬损) 省(省损) 掉(~价;~色) 损(损益;损减;抑损;降损) 瘦 消(消缩;消损;消减;消乏;消沮) 蔡 铄(军力大~) 衰(衰少) 耗少耗折 销缩 另见:除去 减除 消耗 支出 ︱增加 ☚ 减少1 下降 ☛ 蔡 蔡古代称法曰:蔡。《尚书·禹贡》: “500里要服。300里夷,200里蔡。” 《周书·谥法》: “ ‘安心好静曰夷。’‘盖谓相约和平相处。’”蔡,马融曰: “法也。受王者刑法而已”盖谓相约遵守刑法。 ☚ 不登十品别有八班 驰驿及长行马职官日给 ☛ 蔡 蔡国名。周武王所封侯国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纣后裂今河南上蔡、新蔡等县地封为侯国。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 ☚ 部众会盟 参辅朝政 ☛ 蔡㊀ cai❶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447年被楚所灭。 蔡cài❶ (周朝国名) Cai,a state in the Zhou Dynasty 蔡(1)国名。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开国君主是周武王弟叔度。初封之地可能是旧殷商王畿之内的故蔡城,约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后叔度随同武庚叛乱,周公将其放逐,改封其子蔡仲(名胡)于汝水流域,即今河南上蔡县城关(流行说法认为在上蔡县西南,误)。春秋时,因受楚的逼迫,多次迁徙。一般认为平侯迁新蔡,昭侯迁州来,称为下蔡。楚惠王四十二年(前447)灭之。今有学者据《战国策》及先秦诸子的有关记载,认为楚惠王灭蔡后,蔡人又曾在今鄂西北一带复国,至战国中期的楚宣王时才最终为楚所灭。(2)楚县名。楚灵王十年(前531),灭蔡置县,以公子弃疾(即后来的楚平王)为蔡公。参看“上蔡”。 蔡古国名。周武王灭商,封其弟叔度置,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春秋时平侯迁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昭侯迁都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下蔡。前447年为楚所灭。 蔡古国名。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初为周武王弟叔度的封国,后因参与武庚叛乱,被流放。周成王复封其子胡于此,是为蔡仲。建都上蔡(河南上蔡西南)。春秋时,屡遭楚的征伐。为避楚,平侯迁新蔡(河南新蔡),昭侯迁州来(安徽凤台),谓之下蔡。公元前447年为楚所灭。(参考图101) 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