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蔡Cà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魏县、尚义,山东之平邑、淄博,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马关,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苗、鲜、藏、傣、彝、壮、羌、锡伯、布依、傈僳、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国也 (或言第十四子)。同母兄弟十人,唯发、旦贤,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周公辅之。武王平天下,封功臣、兄弟。乃封叔鲜於管,叔度於蔡,子孙以国为氏。又,后周改赐为 ‘大利稽’,隋复旧。”
❷又云:“晋有蔡墨、秦相蔡泽,或以邑,或以地,未知其得氏之由。”
❸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末民初,满族之蔡佳氏、萨玛喇氏、乌灵阿氏等或改为单字姓“蔡”。
❹傈僳族有“欧撇扒”,意即 “菜氏族”,或以氏族名代姓。后或改单姓 “蔡”,盖依 “欧撇扒” 之汉意“菜” 谐 “蔡” 而得。
东汉有蔡伦,相传为纸的发明者; 北周有蔡大宝,中枢大将军; 清代有蔡元友; 现代有蔡元培,著名学者。

蔡cài

占卜用的大龟。韩愈《秋雨联句》;筮命或冯蓍,卜晴将问蔡。

蔡cài

❶古國名。建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春秋時,受楚的逼迫而多次遷移。公元前447年爲楚所滅。邊讓《章華臺賦》:“於是伍舉知夫陣,蔡之將生謀也。”《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巴俞宋蔡,淮南《干遮》。”
❷姓。張衡《歸田賦》:“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蔡子,蔡澤。

蔡水。古水名。在今河南省境。故道多已堙,今惟残存淮阳以下入颍一段。

☚ 诚款   耆帅 ☛

蔡cài

占卜用的大龟。韩愈《秋雨联句》:“筮命或冯蓍,卜晴将问蔡。”

读音s·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桑葛切,入,曷韵。
❶流放。《左传》:“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

上一条: 𢶍 下一条:

读音c·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士盖切,去,泰韵。
❶野草。
❷占卜用的大龟。
❸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在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
❹姓。

上一条: 下一条: ">
{}6776偏;歪斜。吴语。江苏苏州。闯入;窜进。吴语。浙江。清茹敦和《越言释》下卷:「有群儿嬉戏,有后来而闯之者,亦谓之~。」

蔡cài

姓。
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担任过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务。他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蔡cài

❶ 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名。
❷ 姓。

❶猶“衰” 也。《尚書大傳》:“秋伯之樂舞蔡俶。” 鄭玄注:“蔡,猶衰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大傳》:“秋伯之樂舞蔡俶。” 鄭玄注: “蔡,猶衰也。” (《鄭氏佚書》)
❷殺,减也。《尚書古文·禹貢》:“二百里蔡。” 鄭玄注: “蔡之言殺,减殺其賦。” (《通德堂經解》) 《尚書·禹貢》:“二百里蔡。” 鄭玄注 “蔡之言殺。”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總屬部 > 諸名 > 蔡
蔡  cài

雜亂之野草。《說文·艸部》:“蔡,艸丰也。”段玉裁注:“艸生之散亂也。”《楚辭·王褒〈九懷·尊嘉〉》:“水躍兮余旌,繼以兮微蔡。”王逸注:“續以草芥,入己船也……蔡,草也。”晋·左思《魏都賦》:“蔡莽螫刺,昆蟲毒噬。”

蔡cài

〖名词〗
一、春秋时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在今上蔡县西南,后迁至新蔡县一带。公元前447年为楚所灭(12)。《齐桓公伐楚盟屈完》:蔡溃。——蔡军溃败。《郑子家告赵宣子》:为齐侵蔡。——帮助齐国攻打蔡国。《管晏列传》:南袭蔡。——南下袭击蔡国。
二、指蔡叔。名姬度,周公之弟。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蔡叔、管叔联合殷的后代武庚反叛。周公出师东征,平定叛乱,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3)。《祁奚请免叔向》:管蔡为戮,周公右王。——管叔、蔡叔被杀,周公辅助成王。《上梅直讲书》: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凭管叔、蔡叔那样亲近,却不了解周公的心思。《象祠记》:而管、蔡不免焉。——管叔、蔡叔却不免于刑法制裁。

蔡cài

❶ 野草。左思《魏都赋》:“~莽螫刺,昆虫毒噬。”(螫刺:扎,刺。)
❷ 占卜用的大龟。《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居:使动用法,盖屋子使居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且致大~焉。”(致:送给。)泛指龟。元稹《芳树》:“清池养神~,已复长虾蟆。”(虾蟆:蛤蟆。)
❸ 周代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等县。《吕氏春秋·慎人》:“孔子穷于陈、~之间。”

*

B2CC
(一)cài❶周朝诸侯国名。
❷〈文〉野草(见《说文解字》)。
❸姓。
(二)sà〈文〉❶流放:周公杀管叔而~蔡叔(《左传》)。
❷与“殺(杀)”同(见《五经文字》)。

野草

野草

蔡 荒草 山草 众草 空草 蒿莱 蒿艾 蒿藜 蒿棘 藜莠 野莽 野菼
荒地上的野草:卤莽
丛生的荒草:榛荒
野外丛生的草:野芜
茂密的荒草:秽奥 奥草
高而密的野草:高莽
衰败枯黄的野草:霣草
(野生的草:野草)

☚ 各种草   常见的草 ☛

减少1

减少1

减(减省;减损;减削;衰减) 亏 裒 贬(贬损) 省(省损) 掉(~价;~色) 损(损益;损减;抑损;降损) 瘦 消(消缩;消损;消减;消乏;消沮) 蔡 铄(军力大~) 衰(衰少) 耗少耗折 销缩
减少和增加:损益 消长
重量、数量或程度减少:减轻
有所减轻:见轻
减省,减轻:轻减
减少,减轻:轻薄
减退:退(退减;退色;消退) 衰减 阑删 阑珊 阑散
事物发展的气势衰减:灯火阑珊
减弱:减杀 衰减 消沮 消退 消蚀 削弱 低落
某种感情、气氛、效果等减弱:冲淡
减弱或消失:翕(~伏;一张一~) 戢(戢敛;戢伏) 缩(收缩) 收敛
收缩光芒:敛芒
收敛光辉:含光
减省,减少:省减
消耗损减:销损 销减
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日销月铄
减少一半:减半
依次减少:递减 递降 递杀 降杀 节降
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
逐渐减少:逐减 寖少
使用或消磨,使逐渐减少:消折
迅速减少:急减 大减 剧减 锐减
突然减少:陡减 顿减
突然急剧地减少:骤减
(减去一部分:减少)

另见:除去 减除 消耗 支出 ︱增加

☚ 减少1   下降 ☛

古代称法曰:蔡。《尚书·禹贡》: “500里要服。300里夷,200里蔡。” 《周书·谥法》: “ ‘安心好静曰夷。’‘盖谓相约和平相处。’”蔡,马融曰: “法也。受王者刑法而已”盖谓相约遵守刑法。

☚ 不登十品别有八班   驰驿及长行马职官日给 ☛

国名。周武王所封侯国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纣后裂今河南上蔡、新蔡等县地封为侯国。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

☚ 部众会盟   参辅朝政 ☛

㊀ cai❶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447年被楚所灭。
❷野草。
❸通“杀”。
❹姓。㊁ sa流放。《左传·昭公元年》:“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

蔡cài

❶ (周朝国名) Cai,a state in the Zhou Dynasty
❷ (姓氏) a surname: ~ 伦 Cai Lun
❸ [书] (野草) weeds
❹ [书] (大龟) big tortoise
另见 see also sà。

(1)国名。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开国君主是周武王弟叔度。初封之地可能是旧殷商王畿之内的故蔡城,约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后叔度随同武庚叛乱,周公将其放逐,改封其子蔡仲(名胡)于汝水流域,即今河南上蔡县城关(流行说法认为在上蔡县西南,误)。春秋时,因受楚的逼迫,多次迁徙。一般认为平侯迁新蔡,昭侯迁州来,称为下蔡。楚惠王四十二年(前447)灭之。今有学者据《战国策》及先秦诸子的有关记载,认为楚惠王灭蔡后,蔡人又曾在今鄂西北一带复国,至战国中期的楚宣王时才最终为楚所灭。(2)楚县名。楚灵王十年(前531),灭蔡置县,以公子弃疾(即后来的楚平王)为蔡公。参看“上蔡”。

古国名。周武王灭商,封其弟叔度置,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春秋时平侯迁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昭侯迁都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下蔡。前447年为楚所灭。

古国名。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初为周武王弟叔度的封国,后因参与武庚叛乱,被流放。周成王复封其子胡于此,是为蔡仲。建都上蔡(河南上蔡西南)。春秋时,屡遭楚的征伐。为避楚,平侯迁新蔡(河南新蔡),昭侯迁州来(安徽凤台),谓之下蔡。公元前447年为楚所灭。(参考图101)

金文;篆cài

[艹(草,意符) +祭(聲符)→蔡(《説文》:“蔡,艸也。從艸,祭聲。”蔡,周朝國名,今河南上蔡西南。姓。古指大龜,占卜用。)]

*蔡cài

14画 艹部 
(1) 〈书〉 占卜用的大龟: 蓍(shī)~(指占卜)。
(2) 周代国名。

蔡()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3正,戰國至秦
以蔡(祭),上下羣神鄉(饗)之,乃盈志。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燕使蔡鳥股符胠璧,奸(間)趙入秦,以河間十城封秦相文信侯。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63,西漢
飯中有蔡長半寸。

漢印文字徵
蔡順。

漢印文字徵
蔡氏。

漢印文字徵
蔡信印。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主簿蔡陽樂茂。

司隸校尉楊淮表記,東漢
故司隸校尉楊君厥諱淮字伯邳,舉孝廉,尚書侍郎上蔡洛陽令。

劉根四十一人等造像記,北魏
李文孟穎卑周王奇蔡雄常起王欣。

劉韜墓誌,晉
夫人沛國蔡氏。

馬穉墓誌,隋
蔡子言歸,惜智囊之西返。
《説文》:“蔡,艸也。从艸祭聲。”
“蔡”字先秦未見, 蔡國之“蔡”, 多用“”, 或在“”上增心旁、 邑旁之“”、 “”。 兹附於下:

𠭯鐘, 殷周金文集成92, 西周中期
用乍(作)朕文考(釐)白(伯)龢(林)(鐘), 𠭯眔(蔡)姬永寶。

伯蔡父簋,殷周金文集成3678,西周中期
白(伯)(蔡)父乍(作)母寶𣪕(簋)。

蔡子鼎,殷周金文集成2087,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
(蔡)子之鼎。

王孫簠, 殷周金文集成4501,春秋晚期
王孫乍(作)(蔡)姬飤(䀇)。

☚ 蕰   菜 ☛

蔡★常◎常

cài形声,从艸,祭声,本义为野草,假借为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