犆 通“特”,单独;各别。 《穀梁传》隐公十一年:“犆言,同时也。”注:“犆言,谓别言也。”《礼记·少仪》:“丧俟事,不犆吊。”唐孔颖达疏:“俟事,谓待主人朝夕哭时也。不犆吊,谓不非时而独吊也。”按:清 高翔麟《说文字通》卷二:“‘犆’本作‘特’。”又《王制》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犆音特。” 犆读音zh·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除力切,入,职韵。 ❶镶边;边饰;边缘。《集韵》:“犆,缘也。” 上一条: 稙 下一条: 淔
犆读音t·e(ˋ),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敌德切,入,德韵。 ❶同“特”,公牛。 ❷单一;独 上一条: 匿 下一条: 则 犆❶猶“一” 也。《禮記·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烝。” 鄭玄注:“犆,猶一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犆,音特。” ❷讀如直,謂緣也。《禮記·玉藻》: “君羔幦,虎犆。” 鄭玄注:“犆,讀皆如直道而行之直,直謂緣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犆,依注音直,下同。” 犆A0C3 ㈠zhi〈文〉❶镶边;边饰(见《集韵》)。 ❷阉牛(见《广韵》)。 ㈡te〈文〉与“特”同(见《玉篇》)。 犆zhí [书] ❶ (阉牛) bullock; steer ❷ (缘饰; 镶边) edge; border; rim 另见 see also t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