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部
戏曲名词。 和“花部”相对应,指明清时期盛行的昆曲。 昆曲是明嘉靖(约1522前后)时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声腔。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 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唯昆山腔止行于吴中。” 昆曲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改良,在唱法上十分讲究,在伴奏乐器上集管弦乐之大成,因而“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是荡人”(《南词叙录》)。到明万历年间,则以苏州为中心逐渐蔓延,北至长江,南迄浙江,甚至远至京都,影响远远高于三腔之上。 但是经过明嘉靖至清乾隆(1522-1779)三百多年繁盛之后,终于衰落下来而为“花部”诸腔所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