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摩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摩法推拿手法名。出《内经》。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用手掌进行者,称为掌摩法; 用手指进行者,称为指摩法。有理气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积等作用。常用于消化道疾患及软组织急性损伤肿痛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内功图说·分行外功》: “两手摩腹,移行百步,除积滞。” 摩法推拿手法。见《灵枢·病传》。用手掌或手指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有节律地盘旋摩擦的方法。有理气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积等作用。 摩法推拿手法名。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用手掌进行者,称掌摩法;用手指进行者,称为指摩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具有理气和中,消积导滞,活血止痛等作用。 摩法mófǎ推拿手法。见《灵枢·病传》。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用手掌进行者, 称为掌摩法; 用手指进行者, 称为指摩法。有理气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积等作用。常用于消化道疾患及软组织急性损伤肿痛者。 摩法 摩法摩法是最早应用于推拿治疗的手法之一。在《内经》中屡屡提及摩法的应用。摩是抚摩之意,是一种轻柔的推拿手法。术者用指、掌面轻放在体表上,作环形而有节奏的抚摩。摩法与揉法有相似之处,但前者着力较轻,操作时不带动局部肌肤;后者着力较重,操作时带动局部肌肤筋脉。摩法的动作要领是,腕关节放松,用力要轻重得宜,做到轻而不飘,重而不滞。《石室秘录》一书说摩法是一种中和的手法,因此其动作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摩法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指摩法”的动作是,手指并拢,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屈,将食、中、无名、小指的中节和末节的指面部分接触在体表上,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旋活动(图1)。“掌摩法”的动作是,手指并拢,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伸,将手掌平放在体表上,以掌心、掌根部分作为着力点,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旋活动 (图2)。摩法的练习步骤,与一指禅推法相同,即先在沙袋上练习,然后再进入人体上练习。在沙袋上练习时,因限于沙袋的面积,主要是练习指摩法,锻炼腕部的灵活性。 图1 指摩法 ![]() 图2 掌摩法 摩法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古人按照摩法操作时速度的快、慢以及摩动时顺、逆时针的方向,有缓摩为补,急摩为泻;顺摩为补,逆摩为泻之论。古代应用摩法时,还常根据病情,涂以各种性能的药膏,称为膏摩(见“膏摩”条)。《圣济总录》中说:“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又说: “若疗伤寒以白膏摩体,手当千遍,药力乃行”。近代在应用摩法时,常涂以葱姜汁、冬青膏、松节油等,以加强摩法的作用。摩法主要适用于胸胁及腹部,与推法、揉法、按法相配合,治疗脘腹疼痛、胸胁胀满、便秘、泄泻、消化不良等症。摩法与一指禅推法结合,组成复合手法推摩法(见一指禅推法条)。 ☚ 按法 揉法 ☛ 摩法mó fǎrubbing manipul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