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隔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隔声 2.3.1 透射系数与透射损失(隔声量) 声波入射到墙板时,部分声能E2透过墙体继续传播。设入射声能为E0,则透射系数为 TL=131gPs+121gf-25(dB) (3.8-38) 式中 ρs为墙的面密度(kg/m2);f为噪声频率(Hz)。 在质量控制区,有可能出现隔声低谷(见图3.8-17)。这是因为任何隔声墙体,实际上都是具有一定刚度的弹性板,当其被激发振动后,便会形成一组沿板面传播的弯曲波,如图3.8-19所示。若外来声波的峰—谷恰好与板面弯曲波的峰—谷相重合,就会使隔声壁板的弯曲振动达到极限值。这种现象称为吻合效应,当斜入射声波的波长λ与壁板弯曲波的波长λB有式(3.8-39)关系时 由于吻合效应的产生,透射声波几乎以不变的声强沿原方向传播,使隔声量急剧下降。然而,吻合效应只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产生,这一范围的下限频率称临界频率fc,用下式表示: ISO推荐的隔声指数Ia,是通过图3.8-21的标准折线确定的。这条折线分三段:自100至400Hz每一倍频程增9dB;400至1250Hz每一倍频程增3dB;1250Hz以上是水平直线。确定隔声指数Ia的具体方法是,先在坐标纸上画出隔声构件的隔声频率特性曲线,再将画有标准折线的透明纸重合在上面,对中二者的频率坐标,按下述条件垂直(上、下)移动透明纸:1.隔声频率特性曲线任一频带的隔声量低于标准折线的值不得超过8dB,2.各频带处低于标准折线的分贝数总和不得大于32dB。然后,沿横坐标500Hz处向上引垂线与标准折线相交,交点的纵坐标即是所求隔声指数。 2.3.3 有空气夹层的双层空心隔声结构 空气夹层可使隔声结构提高隔声效果。其计算公式如下: ρs>100kg/m2时 TL=181g(ρs1+ρs2)+8+ΔR (dB) (3.8-43) ρs≤100kg/m2时 TL=13.51g(ρs1+ρs2)+13+ΔR(dB) (3.8-44) 式中 ρs=ρs1+ρs2;ΔR为空气层的隔声增加量(dB),由图3.8-22查得。 实线—隔声结构间无刚性联接; 虚线—有刚性联接 若在双层中充填多孔性吸声材料,其效果会更佳,图3.8-23所示是两种情况的对比,双层结构的隔声量受其共振频率的影响较大,其共振频率用下式计算; 1.2-空气热交换用消声器; 3-传动轴用消声器;4-吸声饰面;5-橡皮垫; 6-穿孔板或丝网;7-钢板 表3.8-6 隔声罩的设计计算(dB) 门的隔声量取决于门扇重量、组成材料和门缝的密封程度,隔声门的制作如图3.8-26所示。门扇可采用图a)的多层复合结构,其隔声量可到25~40dB,门扇与门框之间的接缝处做成企口或阶梯状,并嵌以软胶条,如图b)和c)所示, a)多层门扇结构;b)扫地橡皮门缝构造;c)胶条门缝构造 窗的隔声性能取决于玻璃的厚度、层数、层间空气层厚度及窗扇与窗框的密封程度。玻璃的厚度可取6~10mm,层数应在两层以上;空气层厚度为80~120mm,为避免吻合效应,多层玻璃应取不同的厚度,并作不平行(85°左右)镶装,如图3.8-27所示。 隔声间的实际隔声量为, 表3.8-7 隔声间隔声墙的隔声量TL计算表(dB) δ=d′-d=(A+B)-d (m) (3.8-51) 菲涅耳数是描述声波传播中绕射性能的一个量,由路程差和声波频率(或波长)来确定,于是有: 算出N值后,即可由图查得隔声屏的减噪量。制作使用隔声屏应注意以下几点: ❶ 隔声屏的一侧或两侧必须衬贴吸声材料,并使衬有吸声材料的一侧朝向噪声源。 ❷ 隔声屏所用材料的隔声能力应选择适当,只要材料隔声量高于绕射减噪量10dB即可。 ❸ 隔声屏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其宽度可取高度的1.5~2倍。 ❹ 隔声屏的放置应尽量靠近噪声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