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
【生卒】:1891—1946 【介绍】: 原名文濬,改名知行,后改行知。 安徽歙县人。191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旋赴美留学。先后在伊利诺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和教育。 1916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教务长、系主任。 后参加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从事平民教育和教育改良运动。1927年3月在南京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 1930年晓庄师范为国民政府封闭后,逃亡日本。次年春回国任《申报》总经理处顾问。 1932年在上海郊区办山海工学团,实行小先生制,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6年夏出国参加世界新教育等会议,会后赴欧美等地向华侨宣传抗日救国。1938年回国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在重庆为战时难童创办育才学校。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次年被增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并与李公朴等创办社会大学。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反内战活动,并主办《民主》周刊,主编《民主教育》杂志。 1946年7月25日,因劳累过度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著有《中国教育改造》、《斋夫自由谈》、《中国大众教育问题》、《行知诗歌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