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谀奉承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形容拍马屁,竭力向人讨好。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奉承:用好听的话恭维人,向入讨好。 [出处] 汉·班固《汉书·匡衡传》:“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明·东鲁狂生《醉醒石》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上级对下级不能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反党章国法的事情;下级也不应当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地服从,‘尽忠’。” ❷ 作动宾短语的宾语。李准、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我们有些干部啊,他们总爱听阿谀奉承,对那些爱提意见的人,到死也不放过。” [附条] ❶ “阿谀逢迎”。宋·程颐《周易程氏传》。 ❷ “阿奉”。 明·海瑞《示禁印书籍》。 ❸ “阿谀”。《乌鸦和狐狸》。 [同义] 阿谀取容 阿谀顺旨 曲意逢迎 [反义] 刚正不阿 方正不阿 风骨峭峻 [辨误] 阿,不读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