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期停滞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期停滞论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汉森在凯恩斯学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长期停滞论”,用以解释大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增多和投资减少等现象。 这种理论认为成熟经济高速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因素,同样可能导致总需求达不到充分就业所必需的水平,所以发达国家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足,不仅是周期性问题,而且是这种经济的特点。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例,处于经济成熟时期的美国,人口增长缓慢,边疆开拓停止,技术发明使资本使用得到节省,但也因此造成投资机会日益减少,失业的长期趋势不断发展,导致经济停滞的出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