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铁角凤尾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铁角凤尾草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 瓜子莲(《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洞里仙、石蜈蚣(《浙江药用植物志》),篦子草、蜈蚣草(《湖南药物志》),猪鬃七(陕西、四川)。

基源 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铁角蕨的全草。

原植物 铁角蕨Asplenium trichomanes L.

历史 铁角凤尾草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生建昌山石上,高四五寸,丛生,紫茎,对叶排生,叶如指肚大而末作细齿,背有细子如粟。”按上记述及附图实为本种。

形态 陆生小型蕨类,植株高10~30cm。根状茎直立,密生全缘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6cm,叶柄及叶轴栗褐色,有光泽,沿上面纵沟两侧有全缘的膜质狭翅;叶片厚纸质,轮廓长条形,一回羽状,长10~25cm,宽8~12mm,羽片15~35对,互生,椭圆形或斜卵形,中部的较大,长4~9mm,宽2~5mm,两侧边缘有小钝齿;侧脉二叉或单一。

孢子囊群长圆形,著生于小脉上侧;囊群盖全缘,膜质,灰白色。(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92页.图38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林缘较干旱石堆或岩石缝中。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向北至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南。。【化学】:

含有22(29)-何帕烯类(Hopenes)、烃类、蜡、脂肪酸、甾醇、醇类、链烷等[1]

还从中分离出黄酮醇甙、无色花色甙类[2]。黄酮醇甙有:山柰酚甙(Kaempferitrin)、山柰酚3-O-α-L-鼠李糖-7-O-α-L-阿拉伯吡喃糖甙(Kaempferol 3-O-α-L-rhamnoside 7-O-α-L-arabinopyranoside)和山柰酚3-O-α-L-阿拉伯吡喃糖7-O-α-L-鼠李糖甙(Kaempferol 3-O-α-L-arabinopyranoside-7-O-α-L-rhamnopyranoside)[3]、芦丁(Rutin)[4]等。

双向纸层析和薄层层析还显示含有儿茶酚(Catechol)、焦棓酚(Pyrogallol)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等酚类化合物[5]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2;11(8):2519 [2] Phyto chemistry 1972;11(12):3435 [3] Experientia 1979;35(9):1134 [4] Curr Sci 1982;51(21):1036 [5] Sci Cult 1979;45(11):452。【药性】:

性味 《陕西中草药》:“淡,平。”

功效 清热,渗湿,止血,散瘀。

主治 痢疾,淋病,白带,月经不调,疮疖疔毒,跌打腰痛。

❶ 《植物名实图考》:“治红白痢,连根叶酒煎服。”
❷ 《峨眉药用植物》:“治跌打损伤及腰痛,浸酒服。”
❸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外用止血,治火伤。”
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疔疮热疖,捣烂敷。”
❺ 《陕西中草药》:“利水,通淋,补肾,调经。治小便淋涩,月经不调,白带,遗精,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或浸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腰痛:铁角凤尾草9~12g,酒煮服。”
❷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疔疮热疖:铁角凤尾草,捣烂敷。”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高热,白带,月经不调:铁角蕨9~30g,水煎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