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钩虫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钩虫病 钩虫病是钩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以成虫寄生于小肠和蚴虫体内移行所引起的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钩蚴皮炎等为主要症状。本病属中医学“黄胖病”、“懒黄病”范畴。 〔病因病机〕 钩蚴经皮肤、粘膜或借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在小肠发育为成虫,吸附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经常更换吸附点,分泌抗凝血物质,使吸附点创口不断流血,长期失血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营养不良。内脏因严重贫血而致心、肝、肾细胞的脂肪变性。 中医学认为钩蚴从皮肤或从口而入,湿热虫毒侵淫肌肤,钩蚴犯肺或虫伤肠中血络。 〔西医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钩蚴所致的症状 (1)皮肤损害:当蚴侵入皮肤时,局部有痒疹及匍行丘疹或小疱疹。 (2)内脏损害:当蚴侵入血循环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蠕动移行病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2.成虫引起的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成虫寄生在小肠粘膜上以吸收血液为营养。患儿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亢进、无力。 (2)异嗜症:如喜欢吃石灰、砂土、煤渣生米、生豆、木炭等。 (3)贫血:表现为头晕、耳鸣、心悸、气促、面色苍黄而浮肿。严重时,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下肢浮肿。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初期增加,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加。血浆蛋白及血清铁含量降低。 2.骨髓呈增生象。 3.粪便隐血试验多呈阳性。 4.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钩蚴培养法阳性。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虫伏湿困 脘腹疼痛,胀闷不舒,食欲不振,或有异嗜,大便不调,或干,或稀,体倦乏力,舌苔腻,脉濡。 二、虫伏肠胃 上腹部疼痛不适,食欲不振或消谷善饥,或善食生米、泥土、煤渣等,恶心呕吐,或有便血,面色萎黄,神疲肢倦,心慌气短,浮肿,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 三、虫毒犯肤 虫毒侵入部位皮肤(以手足指趾间、足背踝等部位多见),奇痒难忍,并有烧灼感,继而出现小出血点及丘疹,1~2天内转为水泡,常于数日内消失,也可因搔抓而引起感染形成脓疱,最后结痂脱皮而愈。 四、虫毒犯肺 咳嗽声嘶,发热气急,哮喘,痰中带血,舌偏红,苔白或黄腻。 五、气血两虚 虫病日久,面色苍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昏眼花,动则气短,心悸,舌淡苔薄,脉细数。 〔治疗〕 一、中医分型治疗 1.虫伏湿困 治法:驱虫杀虫,燥湿健脾。 方药:化虫丸加减。 槟榔 鹤虱 苦楝根皮 贯众 土荆芥 厚朴 苍术 陈皮 茯苓 加减:腹痛重者加元胡;食欲不振重者加三仙、内金。 2.虫伏肠胃 治法:健脾驱虫。 方药:贯众汤加减。 贯众 榧子 槟榔 土荆芥 紫苏 雷丸 百部 鹤虱 马齿苋 加减:脾胃虚弱者加用香砂六君子汤;食欲不振者,加焦楂神曲、鸡内金;嗜食异物加丹皮、胡黄连;便血加生地榆、槐花炭。 3.虫毒犯肤 治法:杀虫止痒。 方药:止痒洗剂。 黄柏 苍术 荆芥 蛇床子 防风 明矾 4.虫毒犯肺 治法:杀虫解毒,佐以宣肺化痰。 方药:乌梅汤加减。 乌梅 细辛 干姜 黄连 当归 附子 黄柏 桂枝 人参 川椒 加减:咳嗽加三拗汤加味:麻黄、杏仁、甘草、苦楝皮、槟榔。 5.气血两虚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十全大补丸加减。 党参 黄芪 白术 白芍 当归 熟地 川芎 龙眼肉 炙甘草 茯苓 陈皮 山楂 二、西医治疗 1.羟基萘酸酚乙胺(灭虫宁):每岁0.2~0.3g,15岁以上用3~5g,7个月以上每服1.2g,清晨服药,服药前半小时口服或肌肉注射氯丙嗪0.5~1mg/kg,以减除呕吐反应。服药10~15天后检查粪便,如未驱尽可重复服药1次。 2.双萘羟酸噻嘧啶(抗虫灵):每次10mg/kg,1次顿服。对十二指肠钩虫疗效好。 3.甲苯咪唑:每次100~200mg,每天2次,连服3天。多用于年长儿,一般不用于婴幼儿。 4.左旋咪唑:具有剂量小、副作用少和疗效好的优点,对营养不良及婴幼儿均宜。每次1.5~3mg/(kg·d),每晚顿服,连服3日为1疗程,必要时可连服2疗程。 5.肠虫清:每次400mg,一次顿服,2岁以下小儿禁用。 6.丙硫苯咪唑:小于12岁儿童每日100mg,连服3天。 三、其他疗法 1.左旋咪唑涂肤剂外用涂肤,适用于感染后24小时内。 2.15%噻苯咪唑软膏涂肤,每日2~3次可止痒,消炎及杀死皮内幼虫。 3.5%硫磺炉甘石洗剂,涂抹于皮炎部位。 4.2%~4%碘液涂抹于皮炎部位。 四、中成药 1.驱虫片:3~6岁每次2~3片,6~9岁每次3~5片,9岁以上每次6~8片,口服2次。本药有小毒,不可连续服用,一般只服1~2天,如虫未尽,隔周再服。体弱者慎用。 2.绛矾丸:3~6岁每次1~2g,6~9岁每次2~3g,9岁以上每次3~5g,每日1~2次。适于钩虫病属脾湿积滞证。 3.香砂六君子丸:3~6岁每次2~3g,6~9岁每次3~5g,9岁以上每次5~6g,日服2次。适于钩虫病属气血亏虚者。 五、单方验方 1.雷丸研末,每次10g,每日2次,连服3日。 2.炒榧子,每日60~90g,嚼服,连用1周。 六、食疗 花生仁60g,鲫鱼或乌鱼1条,同煮烂加汤或生姜少许,用量根据食欲而定。用于钩虫病浮肿。 〔现代研究〕 研究显示,50%浓度的桃叶蒸馏剂对钩蚴麻痹作用很快,17~18分钟全部钩蚴呈重度麻痹,持续时间达3小时之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