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藓生马先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藓生马先蒿 【名称出处】:《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概况】: 异名 土人参(《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藓生马先蒿的根。 原植物 藓生马先蒿Pedicularis muscicola Maxim. 形态 多年生草本,干时略变黑色,多毛。根茎粗,被宿存鳞片,有分枝。茎多条密集丛生,中间者直立,生于外围者多弯曲上升或倾斜,长达25cm。叶有柄,长约1.5cm;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达5cm,羽状全裂,裂片常互生,每边4~9片,有小柄,卵形至披针形,有重锯齿,上面被短疏毛,沿中脉有密细毛,背面近无毛。花腋生,花梗长1.5cm;萼圆筒形,长达11mm,前方不裂,主脉5条,上有长毛,齿5枚;花冠筒管状,玫瑰色,管长4~7.5cm,外面有毛,盔直立部分很短,近基部即向左方扭折使其顶部向下,前方渐细为卷曲的长喙,喙因盔扭折而反向上方卷曲,长达10mm以上,下唇极大,宽达2cm,侧裂片极大,宽达1cm,稍指向外方,中裂片较狭,为长圆形,长约8mm,宽6.5mm,钝头;花丝2对均无毛,花柱稍伸出于喙端。 蒴果稍扁平,偏卵形,长1cm,宽7mm,为宿萼所包。花期5~7月,果期8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673页.5615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750~2650m的杂木林和冷杉林下的苔藓层中,也见于其他阴湿处。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及湖北西部。 此外,尚有下述2种马先蒿的根在有的地区亦同等入药。 ❶ 穗花马先蒿Pedicularis spicata Pall.,其区别点为根粗壮,圆锥形,长可达8cm,强烈木质化。 茎较少,有时单一。茎生叶多为4枚轮生,各茎3~4,中部者最大,柄短,长约1cm,扁平有狭翅。穗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长可达12cm,苞片下部者叶状,中上部者为菱状卵形而有长尖头,长于萼,有长白毛。 生于海拔1500~2600m的草地、溪流旁及灌丛中。 分布于中国东北各省及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湖北北部、四川北部。蒙古及前苏联东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❷ 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verticillata L.,其区别点为:植株干时不变黑,主根呈纺缍形。基生叶发达而宿存。花序总状,稠密;花萼球状卵圆形。常变红,具10条暗色脉纹,外面密被长柔毛,长6mm。蒴果形状和大小多变化,常带披针形,先端渐尖,不弓曲,或近顶端处突然弯下成一钝头,而在下基线前端成一尖凹尖,长10~15mm,宽4~5mm。生于海拔2100~3350m的湿润处。 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向西至四川北部及西部。北欧、欧亚大陆北部及北美西北部,东亚的蒙古、原苏联、日本等地都有分布。 。【生药】:采集 秋季采挖根,除去泥杂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性】: 性味 甘、微苦,温。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温。” 功效 生津安神,强心。 主治 气血虚损,虚劳多汗,虚脱衰竭,血压降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