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线草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线草根 【概况】: 异名 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江西草药手册》)。 基源 蓼科蓼属植物金线草的根。 原植物 金线草Antenoron filifrome(Thunb.)Roberty et Vautier 余项参见“金线草”条。。 【化学】: 根含抗凝血成分1-(3,5-二羟基苯基)-2-(4-羟基苯基)乙烯[1-(3,5-Dihydroxyphenyl)-2-(4-hydroxyphenyl)ethylene][1]。 附 全草含2,3,4′,5-四羟基-二苯乙烯(2,3,4′,5-Tetrahydroxystilbene)、3-羟基-5-[2-(4-羟基苯基)-乙基苯基-O-β-D-葡萄糖甙(3-Hydroxy-5-[2-(4-hydroxyphenyl]ethyl]phenyl-O-β-D-glucopyranoside)[1]和新黄酮醇甙:槲皮素-3-鼠李糖-2″-棓酸酯(Quercetin-3-rhamnoside2″-gallate)及槲皮素、槲皮素-3-鼠李糖甙、杨梅树皮素-3-鼠李糖甙(Myricetin-3-rhamnoside)、槲皮素-3-葡萄糖-2″-棓酸酯[2]。 参考文献 [1] CA 1986;105∶214090q [2] Bull Chem Soc Jpn 1981;54(10)∶3239 【药理】: 本品所含成分在体外有抗凝血作用。 参考文献 CA 1986;105∶214090q 【药性】: 性味 苦、涩,温。 ❶ 《本草拾遗》:“苦,小温。” 功效 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 跌打骨折,劳伤吐血,痢疾,腹痛,月经不调,痛经。 ❶ 《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心腹痛,喉痹,蛊毒,痈疽恶肿,赤白游疹,蛇咬犬毒。酒及水磨服,敷之亦佳。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泡酒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