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郁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郁金 中药名。 见《药性论》。别名。黄郁。 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或莪术Curcuma zedoaria(Berg.)Rosc.的块根。郁金: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壮,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根。块茎卵圆状,侧生,根茎圆柱状,断面黄色。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姜黄见姜黄条。 莪术见蓬莪术条。 冬,春采挖,摘取块根,除去须根、洗净泥土,入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取出,晒干。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灰白色细皱纹及凹下的小点,一端显折断的痕迹,呈鲜黄色,另一端稍尖。质坚实,横断面平坦光亮,呈角质状,杏黄色或橙黄色,中部有一颜色较浅的圆心。微有姜香气,味辛而苦。主产四川。 ❷ 黑郁金:为植物郁金的干燥块根。长纺锤形,稍扁,多弯曲,两端钝尖,有折断痕而呈灰黑色,长3~6厘米,中部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皱缩或有细皱纹。横断面暗灰色发亮,中部有1条颜色较浅的环纹,中心扁圆形。 气无,味淡而辛凉。主产浙江。 ❸ 白丝郁金:亦为植物郁金的干燥块根。外形较黄郁金瘦长。 断面内心呈白色,内圈与外层之间有1条黄白色的环纹,质地模糊不透明。味微辛,香气亦较差。主产四川。 形状质地同黄郁金,但表皮较粗,断面色暗淡,深浅不一,少透明。味辛而重,香气不显。 产四川。用水浸泡,洗净,捞出晒晾,润透,切片,晒干。味辛苦,性凉,无毒。 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内服:煎汤,4.5~9克;磨汁或入丸、散。阴虚失血及无气滞血瘀者忌服,孕妇慎服。 白汤磨服(《女科方要》)。 每服1字,用温浆水1盏,先以少浆水调下,余者水漱口都服,便以食压之(《经验后方》)。 ❺ 治呕血:用韭汁,姜汁,童便磨郁金,同饮之(《丹溪心法》)。 ❼ 治胆石及黄疸:郁金、熊胆、明矾、火硝。研细为丸或作散剂。每服0.3~0.9克(《四川中药志》)。 ❽ 治耳内极痛:郁金末,研细,每用1字,以净水调,倾入耳内,却急倾出(《圣济总录》)。 还含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和芳基姜黄酮。另含淀粉、脂肪油、橡胶、黄色染料,葛缕酮及水芹烯。 其有效成分为对-甲苯基-甲基羟甲基姜黄素。药理实验表明❶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郁金水煎剂可使血清胆甾醇升高。 ❷ 郁金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郁金粉5克,日服3次。 据病例观察,郁金对止痛,退黄、使肝脾缩小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