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统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统制

统制

官名。北宋时的都统制,是出师时所选总辖诸将的人,不作官称。南宋建炎初,开始用作官名。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名。《通考·职官考》:“渡江后,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同统领、副统领等。”

☚ 总管   开州 ☛
统制

统制

官名。见“都统制”。

☚ 都统制   统领 ☛
统制

统制

武官名。宋时所置。初统制非官名,而是出师征讨时,于诸将中选一人以负责协调诸将;至高宗时于御营中始设都统制之职,其裨将有副都统制、统制、统领等。此后,于地方各路军队中亦设。但明时不置。小说第六十五回由统制、守御等武官,领所部人马随山东两司八府官员迎接六黄太尉,是将宋、明两朝不同职官混淆在了一起。

☚ 布按三司   守御 ☛

统制;统治

◉ 统制tǒnɡzhì  统一控制。〈例〉经济~/ 战争时期,重要物资实行~管理/ 国家~军用物资。
◉ 统治tǒnɡzhì 
❶用政权来控制、管理。〈例〉~阶级/ 封建~/ 殖民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现在真正开始~这块地方了。
❷支配;控制。〈例〉家族~/ 翻身农奴摆脱了奴隶主的~。

统制

(同)控制

统制tǒng zhì

武职,宋建炎初年设置。为一军之总领,也指一地之军事长官(参《大宋宣和遗事》后集):现在镇海~是弟舍亲,会时务望青照。(一一四·1442)

统制tǒng zhì

统一控制。1902年梁启超《新民说》第四节:“其思想太大而不能实施。动欲统制宇内,而地方自治之制被破坏焉,个人权利被蹂躏焉。”1934年《新知识辞典》“亚太基”条:“所谓‘亚太基’实际就是经济的国家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主张经济由国家来计划和统制的一种狭义的反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

控制的方式

控制的方式

据势要之地而控制:陛制
抓住关键,控制全面:以一驭万 以一持万
匡政控制:匡御
防守控制:防制 防扼
 防备控制:防驭 防制
 镇守控制:镇控
封锁控制:缄制
引导控制:引控
安抚控制:绥驭 抚控
集中控制:统制(~经济)

☚ 控制某处   控制的情况 ☛

制约

制约

驭 限约 贯约 钤制 拘束
制约,约束:牵掣(互相~)
统领制约:统制
互相制约:相克 相杀 相制 相临
感应制约:感制
专断制约:简制
受别人制约,自己没有行动自由:受制于人
(限制约束:制约)

☚ 约束方法   管束 ☛

控制

控制

控(控持;控引;控扼;控摄;控勒;控遏;控压;提控) 制(节制;拥制;箝制;捍制;禁制;操制;裁制;隘制;统制) 扼(扼制;扼据) 驭(驾驭) 把(把持)御(统御;驾御) 执 管 绾 掣握(掌~) 操 笼(笼络) 收 宰(宰制;宰总;宰摄;主宰) 司衡 止畜 束约 鞅轭 羁轭 羁厄 羁缚 羁辔 羁縻 羁络 羁绁 捶勒 叩勒 遏勒 襟带 焚杅 要约 曳心 禁架 鞭策 节止 抑止 镇压 关拦 关控
控制的范围:掌心
控制或开动机械、仪器等:操纵
控制马勒:樽衔
控制车马缓行:案节
控制别人:致人
控制自己:自控
 控制自己的行为:御用
控制言论:箝语
恶势力的控制:魔手 魔掌
(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控制)

另见:掌握1 限制 抑制 操纵

☚ 控制   控制某处 ☛

统制

宋军职。北宋由于文臣担任的各路经略安抚使不可能亲自统兵出战,故临时委派统制等负责战场指挥,在哲宗时逐渐形成惯例。徽宗时,又成为新的军级制的统兵官,但仍为临时的差遣,而非正式的军职。至南宋则为各屯驻大军的军一级统兵官之一。按一般惯例,每军差置统制官一员,名列各种名目的军级统兵官之首。兵数少者,则不设。

统制

统制

军官名。宋、清代置。《宋史·职官志七》: “诸军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统领。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1人为都统制以总之。……初,渡江后,大军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同统领、副统领,其下有正将、准备将、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名,皆偏裨也。”《清史稿·职官志六》: “镇制: 统制官1人,(副都统充)。掌统帅全镇。正参谋官,(正参领充); 二、三等参谋谋官,所司同军制。执事官、中军官,掌理庶务。正军械官、正执法官、正军需官、正军医官、正马医官、司号长俱各1人。司书生15人。”

☚ 统军   统领 ☛

统制

官名。宋代在都统制下设统制、副统制等。清末统辖一镇的长官也称统制。

统制

❶对部队的统领节制称为统制。 《宋史·职官七》: “经略安抚使兼都总管,以统制军旅。”后逐渐演变为官名。
❷宋代武官的一种职务。北宋出兵征战,由统制总辖诸将,但不是正式官职。南宋建炎初年,置御营司,任命王渊为都统制,始为官名。其后,神武五军、禁军、水军续置。
❸清末新军“镇”的主官。统领一镇(师)的长官叫统制官,俗称镇统,军衔为上等第二级(中将)。

统制

武官名。(1)南宋时各屯驻大军之下的军一级统兵官,一般每军设置一人,佐官有同统制、副统制,其下又有统领、同统领、副统领。(2)清末新军以统制为镇的长官。

统制

武官名。南宋初,始有统制之名(《通考·职官》13《都统》)。绍兴元年五月十六日,枢密院置水军统制官(《要录》卷44),是为枢府置统制官之始。统制官高于统领官,次于副都统制,属将佐。


统制

军职名。南宋绍兴五年十二月一日,并神武中军归殿前司,于是殿前司有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同时又置选锋军、护圣二军,“每军皆有统制”(《要录》卷96己亥),此为三衙军职设统制官之始。如“右武大夫、忠州团练使、殿前司护军统制王琪”(《要录》卷194乙酉)、“侍卫步军司右军统制邵洪渊”(《要录》卷194壬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