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进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进士 周朝指可进授爵禄者。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进士之名,源于周朝贡举制,“乡举里选,辨官论材,盖成周之制也。”(《册府元龟·贡举部》)据清代科举考试《述录》说:“贡举之制,自周始于乡大夫,而升之司徒、司马,已有选士、造士、进士之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此后,进士遂成为科举取士之科目,沿袭至清。唐制,应举者称“举进士”,放榜合格者称“成进士”,凡在礼部考试者皆称“进士”。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分进士为五甲。明、清两代,进士为考中者的专称,由贡士经殿试录取者为进士,一甲称“赐进士及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