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棉9号
是辽宁省农科院经济研究所以“661”为母本,与父本“68-3-5”杂交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植株呈塔形,一般情况下株高55厘米左右。第一果枝著生在4~5节,主茎节间较短,果枝节间较长。 铃椭圆形,五室铃较多,吐絮畅而集中,集中期20~25天,单铃重5克,衣分39~41%。 霜前花率占80%。 纤维主体长度29.03毫米,细度5662.5米/克,强度4.38克,断裂长度24.35千米。成熟系数1.60。 试纺32支纱,品质指标2380分,综合评定为上等优级。早熟不早衰,全生育期春播135~140天,夏播98天。 该品种在1983~1985年参加全国特早熟棉区域试验,在4省7个点次的8个品种中产量连年居第一位,超标幅度3~20%;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后夏播试验,比对照品种“黑山棉1号”增产12.45~21.08%,名列榜首。 该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地区、山东西部及西南地区作麦套棉种植,河南省可作麦茬棉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