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雅尔塔会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雅尔塔会议

 又称“克里米亚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1945年2月4~11日,在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时,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举行三国政府首脑会议。会议内容为:〈1〉处置德国问题。决定在德国投降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设立盟国中央管制委员会进行协调管理,德国必须赔偿盟国的损失,并实行非军国主义化。〈2〉关于波兰问题。确定波兰疆界;以卢布林临时政府为基础改组,成立波兰临时统一政府。〈3〉联合国问题。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制定宪章。〈4〉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二、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条件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由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的会晤。为防止德国重新走上战争道路,会议达成如下协议:共同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战后由美、英、苏三国(日后将邀请法国参加)共同占领德国,消灭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裁减德国武装部队,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管制德国工业以防止德国重新武装,审判和惩处所有战争罪犯,拟定战争赔款计划,消除德国社会中的纳粹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的影响。协议还包括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和处置日本所占领土的办法。苏联同意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对日本开战。远东领土将作如下调整:维持外蒙古现状;萨哈林岛南部归还苏联;大连国际化,但旅顺港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以确保苏联在大连的利益; 千岛群岛归还苏联;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苏中联合经营。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Yaerta huiyi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❶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❷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❸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❹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

☚ 欧洲人民大起义   攻克柏林 ☛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Yaerta huiyi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3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在即,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扩大。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规划战后世界,3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❶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了由美、英、法、苏4国分区占领德国,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和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与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❷波兰问题。决定苏联与波兰的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地区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波兰在北部和西部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疆界的确定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达成协议;苏联支持的正在波兰行使职权的临时政府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它民主领袖。
❸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为: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恢复1904年以前俄国的权益,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❹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决定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等文件。雅尔塔会议是战时3大国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3国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战争的胜利进程和战后和平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具有明显的大国主宰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强权政治倾向,严重损害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此次会议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雅尔塔会议上的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自左向右)

☚ 诺曼底登陆   攻克柏林 ☛

雅尔塔会议

又称“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3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的会议。讨论了处置德国问题、解决波兰问题、成立联合国及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

雅尔塔会议

亦称“克里米亚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首脑在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讨论击败德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苏对日作战以及战后世界安排等问题。会议制定了《雅尔塔协定》。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

又称“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三国首脑会议。会议就打败德国、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对德占领、波兰问题、苏联对日作战,以及战后世界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关于德国问题,三国决定,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必须彻底根除法西斯势力,防止军国主义复活,三国部队将分区占领德国,并从英、美占领区中划出一个法国占领区,三国最高司令官组成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总部设在柏林。2、在波兰边界和波兰政府改组问题上,经激烈争论,英美同意苏波边界以寇松线为界,只在若干区域内做出有利于波兰的5—8公里的调整,在波德边界问题上,苏提出以奥得河和西尼斯河为界,英美坚持以东尼斯河为界。三国还达成协议,对当时在波兰执行职权的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波兰临时政府在扩大的基础上实行改组,以容纳国内外民主领袖,改组后的政府应保证尽快举行自由选举。3、关于筹建联合国组织解决了安理会表决程序和创始会员国两大问题。三国同意“安理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7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安理会对于其它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7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但对争端之和平解决和利用区域机构和平解决争端之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英美同意苏联将白俄罗斯、乌克兰两加盟共和国列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要求。并且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4、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三国达成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 (即雅尔塔协定),确定苏联参加盟国方面对日作战的时间与条件。雅尔塔会议还发表了《雅尔塔会议公报》 (其中包括《关于被解放欧洲的宣言》) 并签署了《雅尔塔会议议定书》。

☚ 雅尔塔协定   朝鲜卫国战争 ☛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

亦称克里米亚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到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击败纳粹德国、战后对德国处置、苏联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安排等问题,签订了 《雅尔塔协定》,并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全称《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会议公报》)。主要内容为: “宣告三国已制定彻底击败德国的军事计划; 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和管制德国,铲除军国主义、纳粹主义; 获得解放的欧洲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政府形式; 三国外长经常举行会议商讨有关问题; 建立联合国; 于同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制定宪章; 以及关于波兰疆界、波兰和南斯拉夫新政府组成问题的决议等。”雅尔塔会议显示,联盟国家的团结以及彻底击败轴心国的决心。

☚ 第二战场   联合国 ☛

雅尔塔会议

Yalta Conference (1945年2月,苏、美、英3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

雅尔塔会议

又称“克里米亚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苏、美、英3国首脑会议。1945年2月4—11日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Ялта)举行。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为:(1)协调最终击败德国的计划。(2)处置德国的问题。决定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彻底拆除德国的一切军事设施和取缔纳粹党;由盟军分区占领德国等。(3)波兰问题。经过激烈争论,确定波兰的疆界。(4)联合国问题。(5)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会后3国首脑富兰克林·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签订《雅尔塔协定》。会议对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表现了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隐藏着美、苏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