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制
又称“雅尔塔格局”,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 “两极”划定势力范围而形成的一种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它是由美、英、苏三国首脑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同年7月至8月波茨坦会议上所通过的有关协定确定的。这两次会议把欧洲分割为西欧和东欧,西欧属美国的势力范围,东欧属苏联的势力范围。在德国问题上,确定德国由美、英、法、苏分区占领,以后又把德国分割为东西两个德国,东德属苏联势力范围,西德属西方势力范围。东亚也被瓜分: 中、日和南朝鲜属美国势力范围,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北方和蒙古属苏联势力范围。会议还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 的原则,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两次会议对于协调盟国最后歼灭德、日法西斯战略计划起了重大作用,为联合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性质,损害了许多国家的主权,为战后国际关系播下了许多矛盾的种子。随着美苏地位相对下降,集团内部松弛,东欧的剧变,雅尔塔体制的基础动摇。两德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结束; 苏联解体,宣告其彻底崩溃。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多极格局向加速形成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