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集校】: 洪兴祖: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校语:嵬,一作 朱熹、黄省曾、朱多煃、汪瑗、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胡文英:此二句疑应在“泝江潭”句下,“狂顾南行”句上。 刘师培:《原本玉篇·山部》引作轸石崴嵔。 姜亮夫:《原本玉篇·山部》作崴嵔。又嵬字洪引一本作 沈祖緜:段玉裁曰:愿进古合韵。 朱骏声曰:愿进转音。按蹇吾愿兮义不可解。当作蹇吾轸兮方允。 《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注:轸,痛也。《怀沙》:郁 《惜诵》:心郁 或作磐字。《易·渐》:鸿渐于磐。 磐石,卽大石也。轸进乃韵。 王泗原:洪《考异》:嵬一作 ”《广韵·皆韵》有 説怀袖,怀抱,都是这个 崴嵬的嵬也不当是褢。《广韵》及洪説均 。【集释】: 王逸:轸,方也。 故曰:轸之方也,以象地。崴嵬,崔巍,高貌也。言己虽放 行度益高,我常愿之也。 洪兴祖:轸石,谓石之方者,如车轸耳。《集韵》崴音隈。 嵬,吾囘切。又崴,乌皆切。 嵬音怀。崴嵬,不平也。 一曰山形崴。旧音委谁切, 朱熹:愿,叶鱼靳反,或如字。轸石未详。 汪瑗:轸,转动也。崴嵬,巨石貌。《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则石之可转动也久矣。 黄文焕:遡流之后,继以登山,陟彼崔嵬。高视一世,吾愿其在斯乎?轸石者,欲驾车登山也。 王夫之:轸,视也。蹇,语助辞。 钱澄之:此章《集注》未详。按轸石句,似皆舟行时所见。 蒋骥:崴,(音)威。轸石,方崖也。 《九怀》“覩轸邱兮崎倾”意与此同。 奚禄诒:崴,音歪。嵬,音危。轸,车后横木。 石,山石。蹇,啬也。 戴震:轸,戾也。戾石者,戾裂之石。 胡文英:轸石蹇愿,亦予欲望鲁龟山蔽之之意也。 刘梦鹏:轸,大貌。 崴嵬,险意。愿 陈本礼:轸石,江心矶石。崴嵬,犹嵯峨。愿,叶映。 王闿运:轸石,磊石也。 马其昶:崴嵬,不平也。 闻一多:《玉篇》“ 《汉书·司马相如传》“盘石裖崖”。孟康注曰:“裖, 《文选·吴都赋》注“崴 文怀沙:蹇,语助辞,这裏可作适字的意思解释。 (《屈原集》注) 姜亮夫:轸石,王逸以爲方石,洪申之,朱以爲未详。《通释》以爲轸视,临流盼石。戴震以爲戾裂之石,朱丰 此篇所言,以身在汉北,而思归郢都爲主旨;以不得归,又不能直言,故多以道路阻塞爲言。此轸石亦谓道上之石,故曰蹇産吾愿,不得遂行也。崴嵬,王训高貌, 《海赋》“碨磊山垄”,注:“碨磊,不平貌”;《江赋》“元砺磈磥而碨 言道间不平,因致吾欲归之愿,亦艰蹇难通也。 刘永济:戴説于义爲长,此言经历之险难有如此也。 (《屈赋通笺》)〇吾愿,卽上文各愿,愿而不得,故曰蹇。 轸石,或指道路艰险,用以象徵导君兴国之多阻也。(《屈赋音注详解》) 朱季海:《説文·嵬部》:“嵬,山石崔嵬,高不平也”,段玉裁《注》:“《周南》:‘陟彼崔嵬’,《释山》曰:‘石戴土谓之崔嵬’,《毛传》曰:‘崔嵬,土山之戴石者’,説似互异。依许云:‘高不平’,则《毛传》是矣,惟土山戴石,故高而不平也。 岨下云:‘石山戴土’,亦与毛同。”又《説文·山部》:“岨,石戴土也”,段《注》:“《周南·卷耳》曰:‘陟彼 《释山》曰:‘石戴土谓之崔嵬,土戴石爲岨。 ’《毛传》云:‘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砠’,二文互异,而义则一。 戴者,增益也。《释山》谓用石戴于土上,毛谓土而戴之以石,《释山》谓用土戴于石上,毛谓石而戴之以土,以《丝衣》:戴弁例之,则毛之立文爲善矣。 石在上则高不平,故曰崔嵬,土在上则雨水沮洳,故曰岨。许于嵬下同毛,此岨下亦同毛也。《诗》、《尔雅》作砠,许作岨,主谓山,故字从山,重土,故不从石”,今谓段説并是也;然据《释山》石戴土上谓之崔嵬,土戴石上谓之砠,实未尝执土山、石山爲説,此则《释山》立文之善,优于《毛传》者,段君偶不省耳。《赋》云:“轸石崴嵬”,斯石戴土上矣;《注》云:“崴嵬,崔巍”,是高而不平,又可知也。字又作:“崴魁”、“崴 凡状物之词,本以象举,学者当心知其意,苟执一强名,斯无达诂矣。盖能读《苍》、《雅》、《毛传》而无滞,又能通司马、许、王诸家之邮,而后反观《抽思》,则文义粲如也。(《楚辞解故》初编) 苏雪林:屈原在汉北贬所,急欲返郢,作了个小小旅行是实事。姜氏又将它当作譬喻,反无意义。 徐仁甫:蹇,难也,引申爲非。常语非难,同义复词,明难有非义。 蹇吾愿,卽非吾愿,谓不出于本心也。又,蹇同謇,训何,何同岂,岂吾愿则爲反诘句,意亦与非吾愿同。 吴孟复:轸,借爲紾。《淮南·厚道》“蟠委错紾”注:“转也。 ”《本经》“以相缪紾”注:“相缠结也。”又《庄子·大宗师》注:“沴,凌乱也。”朱骏声谓沴爲紾之借字。是轸借爲紾,而紾有缠错凌乱义。故轸石亦卽乱石。 又《方言》:“轸,戾也。”有阻碍义,亦可通。崴嵬,郭沫若释本句爲“怪石崎岖”,乃义译也。蹇,《説文》:“ 蒋天枢:轸石崴嵬,喻秦斥候所在。蹇,难也。 《周易·蹇》彖辞:“蹇,难也。险在前也。 ” 王泗原:蹇,竞,解见《离骚》,这裏作动词。 何剑熏:沈[按,沈祖緜]释可从。 惟不释愿字,又以轸爲痛,爲隐,皆非。 余意第一句轸、愿二字当互换,轸与进乃得协韵。轸于此处,卽代表车,故书累言旋轸或还轸,卽旋车或还车之意。愿石卽大石。 愿字《説文》训爲大头,乃愿字本义。愿爲大头,故其引申又可爲大,如颇爲头不正,则凡物不正皆得爲颇;硕爲大头,凡大皆可曰硕,此类甚多,不俱举例。故书中皆假愿爲愿,爲 此处之愿犹用其本义者,后人不知,以爲不通,故与轸字换调,以爲可通,但与下句进字不能协韵。 今复旧观,则此句意可明晰矣。又愿石亦可读爲顽石之顽。 古原声、元声同在,《寒韵》,故可通用。王绍兰《説文段注订补》:“《左氏襄七年经》:郑伯髡顽如会。《公羊》作髡原。 愿从原得声,愿、顽声近,故经作顽、公羊作原,原卽顽之省文。”王説是。所以,愿可爲顽。 (《楚辞新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