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破竻
【概况】: 异名 小角刺(《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竻齿树(《中药大辞典》),耙齿木,狗牙木(广西)。 基源 为大风子科柞木属植物长叶柞木的刺及种子。 原植物 长叶柞木Xylosma longifolium Clos.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m;枝柔弱,常有刺。叶革质,矩圆形,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15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侧脉8~12对。 花雌雄异株,总状花序极短,长5~15mm,生于当年枝叶腋,有密生花,淡黄色;萼片4(-5),卵状披针形;无花瓣;雄花有多数雄蕊,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位于雄蕊外围;雌花花盘圆盘状,子房1室,花柱短,柱头通常2裂。 桨果球形,直径4~6mm,成熟时黑色,有2~4种子。花期春季。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24页.图3577) 生境与分布 生于矿野、路旁、疏林或密林中。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 越南至印度也有。 。【生药】: 采集 叶、刺全年可采;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 【药性】: 性味 ❶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苦,性寒。”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寒。” 功效 清热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 ❶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种子:治经闭,疮癣,瘰疬;刺:催乳。” ❷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扭挫伤或骨折、脱臼。”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根皮、茎皮:治黄疸水肿,死胎不下。根、叶:治跌打肿痛,骨折,脱臼,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全国中草药汇编》:“9~12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用叶的35%的乙醇制成30%的搽剂,供外搽或温敷用。 ”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扭挫伤或骨折、脱臼整复后:鲜跌破竻叶,捣烂外敷;或用35°酒精制成30%擦剂,外擦及湿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