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凤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凤昌

【生卒】:1856—1938

【介绍】:

字竹君,号惜阴,江苏常州人,1856年(清咸丰六年)生。

童年,在钱庄当学徒,因经常到朱某富户送钱,获朱喜爱,未几,朱为其捐一小官,发往广东候补。最初在按察使姚觐元署,后在曾国荃幕任记室、幕僚。

1884年,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幕侍从。

旋被张之洞赏识,拨充文案,参与机要。1889年,随张之洞到武昌,擢升总文案。后又代张拟订公牍,摹仿张的书法,几可乱真。

1893年,张之洞卸职后,又为其在武昌电报局谋一挂名领薪差使,常驻上海。移居上海后,又结识盛宣怀、张謇、唐绍仪等人。

1900年,义和团运动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赵应盛之托,联络张之洞搞“东南互保”,接著又与张謇等呼吁立宪,合刻《日本宪法》,在沪组织预备立宪公会。

1911年武昌起义,通过与汉口电报局长朱文学联繫,迅速将武汉消息传至苏、浙、沪等地,然后在赵家集会,研究应变措施,推庄藴宽代表江浙赴湖北与革命党联繫。

江、浙、沪光复后,复商议成立临时政府等事。这时他既与革命军黄兴、洪承点等人联繫,又与北方袁世凯派来代表接触,被称为南北两方“传声筒”。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南北议和会议多次在赵家进行,赵作为中间人参与其间。当时两方争论的焦点之一,是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内阁总理人选问题。

在双方争持之际,赵建议唐绍仪加入中国同盟会,然后任总理。此建议,得到孙中山、黄兴赞成,南北议和始告成功,后人给他一个雅号为“民国诞生之助産婆”。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赵被孙中山派任为汉冶萍煤炭总董事长,主持公司工作。后因以矿産权抵借日款,与人意见不合辞职。

1912年1月,与张謇、唐文治、熊希龄、汤寿潜等发起成立统一党,任基金监事。南北统一后,统一党党部北迁后辞职,被袁世凯聘任顾问。

从此,息影沪上。1938年逝世。

终年82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