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赋税起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赋税起源 指赋税征收及管理活动萌芽、形成、产生的客观历史过程。 赋税起源问题的研探,与财政起源问题有内在的联系,并影响著税收学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学术界对我国的赋税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1.赋税起源于夏代。认为夏代就已经有赋税——贡存在,“五十而贡”之贡是国家形成过程中由贡纳向赋税转化的形式,它已经具有赋税的某些性质。商周的助彻、劳役、宾贡、赋等也是后世税收的雏型。 不能以是否有“税”字作为税收起源的标志,应区别“税”与“税收”,税收属于古老的财政范畴,是随著国家的形成而出现并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而存在的,“税”字在我国古代则出现较晚,它正式见于古史记载,当是在春秋鲁宣公15年(公元前594年),但不能断定这以前就没有税收存在。2.赋税起源于春秋时代。认为夏商西周的贡、赋都不属于税收范围,都没有同时具备税收“三性”,因为西周以前没有产生税的社会基础,没有法定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私有制和同它相联系的地租剥削关系,因而西周以前是个无税期,税收起源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认为春秋赋税制度的变革经历了二百年的时间,形成了以土地课税为特征的赋税制度。田赋制度的形成,是由于诸侯争霸产生了新的财政需要和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其内容包括税亩制和军赋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