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财政交换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财政交换说 西方税收学说之一。 18世纪法国卢梭(J.J.Rousseau)在其名著《民约论》中集中反映了此学说的观点。财政交换论认为,国家的存在,既然是由于大众的公共需要,而其行动又有益于公众,故人民不能不纳税。纳税系公民对国家提供公共劳务的报偿。 依照《民约论》的观点,国家依据契约而成立,个人因利用了国家的保护,故牺牲一部分财产交换了此项利益,因此在他看来租税与市场买卖交换无异。 后来,重农学派的米拉波(Mivabeau)曾说:租税是对于社会秩序的保证而预先向国家交纳的款项。蒲鲁东(Proudhon)曾认为:私人与私人之间为利益而交换,私人与国家之间亦为利益而交换。 故财政交换论,又有人称之为“利益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