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财富流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财富流理论 财富在家庭内代际之间的流动与交换,从而影响著家庭生育率。 这是澳大利亚人口学家考德威尔(John Caldwell)在其著作《生育率下降理论》中提出的“财富流”理论。 考德威尔认为,对研究家庭规模变化来说,经济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家庭生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之间有最密切不过的联系。一般说来,家庭内部的经济结构不变,家庭生育率也会大致保持不变。而一旦家庭内部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家庭生育率也会接著发生变动。而所谓家庭内部经济结构,是指家庭成员占有财富的状况。只要家庭内部仍然保持一种父辈占有财富的结构,父辈是家庭财富的支配者,并使子女一辈获得的财富继续流向父辈,家庭将继续保持高生育率的格局。 一旦财富占有状况发生了变化,家庭财富开始流向子女一辈,就会出现家庭乃至社会生育率下降的趋向。 而所谓“财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物质财富,而是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 考德威尔讲的“财富”实际上包括四大类: 考德威尔讲的“流”指的仅仅是“净流”(net flow)。他认为,就一个家庭来讲,财富流从来是互相的。 不管家庭生育率水平高低,家庭财富既包括子女辈流向父辈,也包括父辈流向子女辈。考德威尔讲的父辈财富流向子女辈,指的是子女属于净收益获得者,所谓子女一辈的财富流向父辈,则是指父母属于净收益的获得者。 根据“财富流”理论,考德威尔认为,家庭财富流向发生根本变化的分水岭是工业化。在前工业化社会,家庭是一个生产单位,子女在自家田地、牧场、果园获得的财富作为家庭经济收入交由父辈支配,同时,子女给父母以精神安慰、愉快,使做父母的有一种老有所养的安定心理,子女的财富流向父辈。 子女是财富创造者,子女越多,家庭财富也会越多,这就决定了家庭从积累财富出发,要求子女越多越好,从而造成了高生育率。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家庭职能中的很大一部分逐渐由社会所取代,家庭一向具有的生产职能、教育职能几乎不复存在,子女在未走上工作岗位前,主要靠父辈的财富养育;一旦成年,找到工作,便离开家庭步入社会,另组小家庭,既不再获得父母的财富,也不使自己获得的财富流向父母,家庭财富已是从父辈流向子女,这种财富流向的逆转为过渡到低生育率准备了土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